•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产业战略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的机遇与挑战

时间:2012-3-24 13:51:04  作者:  来源:中国投资咨询网  查看:893  评论:0
内容摘要:一、全球化时代  在全球化的时代、贸易、投资、金融和技术跨国界流动,国际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全球化渗透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乃至国际关系等各个领域,形成了一个具有多维性的系统整体。全球化作为当代世界发展的一种重要趋势,给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也为推动包括我国...
    一、全球化时代

  在全球化的时代、贸易、投资、金融和技术跨国界流动,国际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全球化渗透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乃至国际关系等各个领域,形成了一个具有多维性的系统整体。全球化作为当代世界发展的一种重要趋势,给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也为推动包括我国文化产业在内的全球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全球化浪潮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经济与文化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任何一种文化都是某种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观念表达。如果一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被改变,那么,附着其上的文化也必然会改变。经济全球化决定了文化全球化是一种必然的趋势。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不仅是货物、服务、资本、人员等在国际间的频繁流动,而且也带动了文化产品、文化资本和文化价值观在全球范围的自由流动,经济全球化导致了思想意识、价值观念、文学艺术、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的交互碰撞,促成了文化全球化。文化全球化是指在世界范围内不同生活方式、消费模式、观念意识的相互渗透、相互吸收和相互转化,从而在文化发展方面呈现出某种同一化趋势。

  随着全球交通和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不同文化的交往日益密切,促进了世界范围内文化消费市场的形成,使各国文化消费种类、文化消费时尚、文化价值观念日趋国际化,这有利于各国文化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和销售,从根本上推动文化产业韵快速发展。在一些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美国是全球文化产业的龙头,其他发达国家如日本、法国、德国、英国等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据统计,美国文化产业的产值已占GDP总量的18%-25%,日本文化娱乐消费占GDP4%.

  (二)全球高新技术的勃兴推动了文化产业的飞跃式发展。

  科学技术是文化和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每一个时代的艺术都是与当时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每一次科学技术的重大飞跃都带来文化和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科技的进步改变着文化艺术的创作、生产、传播和消费方式,现代高科技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文化领域,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高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美国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说:“信息高速公路将打破国界,并可能推动一种世界文化的发展,或至少推动一种文化活动、文化价值观的共享”.信息技术与文化产业结合形成的IC产业是文化产业中非常具有发展前途的领域。该领域将先进的信息传播手段与强大的文化内容生产能力结合起来,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整合文化资源。实践证明,IC产业已经在文化产业中占据了很大的份额,最令人瞩目的就是目前正在蓬勃发展的网络游戏产业。高新技术的造用,不仅带来了文化作品本身的成功,而且也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之所以取得长足进步,其关键也在于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整合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充分展现了中华文化绚丽多彩的风姿和魅力。

  (三)经济全球化带动了文化产业的有序发展。

  在现代社会,文化和经济日益交融,呈现出彼此依存、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的趋势。文化影响、制约产业发展的方向、结构和水平,并被广泛运用于生活、管理、营销、服务等经济生活领域,现代商品中的文化附加值越来越高,文化成为人们行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文化与经济出现了相互促进、同步发展的态势。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日益迅猛,市场经济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及,其作为一种生产方式对世界各国的影响越来越大。

  从世界范围看,市场经济发育程度越高,文化产业发展也越快,发达的文化产业往往是一个国家、城市经济社会高度发达的重要标志;从历史来看,文化产业得以较快发展的地区都是市场经济发育较早的地区。由此可见,文化产业的发展既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又反映经济发展水平。只有在市场经济充分发育的条件下,文化产业化才成为可能。

  二、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1)国外文化资本和先进技术的涌入有利于我国文化产业优化升级。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对于国外文化资本和企业的准入门槛逐步降低,刺激了国外文化产业投资商在我国的投资,从而有利于改善我国文化产业资金短缺的状况,并将在一定程度上盘活整个产业存量资产,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文化成果、管理经验和科学技术,利用其全球文化市场网络,将促进我国文化产品质量和档次的提升,加速我国文化产业融入世界的进程。同时,外来压力也给我国文化企业发展带来动力,激发文化企业的竞争意识,促使其利用各种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手段,注重产品开发和品牌创新,加快文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另外,随着文化市场准入的逐步放宽,境外文化集团将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参与我国文化资源开发,带来新的文化产业经营理念,从大文化的角度整合产业。

  (2)全球化为我国文化产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文化市场是现代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连接文化产业和文化消费的基本纽带。没有一个发展完备的文化市场,文化产业就失去了有效载体。加入WTO后,我国文化市场由有限范围和有限空间的对外开放转变为WTO规则框架下的宽范围、多领域开放;由以试点为特征的政策性开放转变为按中国政府承诺的时间表开放;由单方面为主的自我开放,转变为与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之间的相互开放。我国的文化市场逐步与国际文化市场接轨,市场交易主体、消费主体、市场规则也将逐步符合国际惯例,从而促进公平、竞争、规范、有序文化市场的形成。而规范开放的市场,将给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3)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产业为我国在全球化中的发展与竞争奠定了基础。首先,在全球范围内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我国有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和丰富的人文、自然资源,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渊源的大国,传统文化繁星浩瀚,且在人类文明史上独树一帜。对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而言,中国文化是取之不尽的宝库。其次,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已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基础。随着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信息、教育、娱乐、旅游等文化消费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据统计,1999年文化消费已占家庭总支出的12.3%,20世纪80年代初增长了10倍。据预测,到2007年,我国文化产业的潜在消费能力将达到8500亿元。再次,我国人力资源极为丰富。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均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这就为我们充分发挥智力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确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文化发展战略提供了可能性。另外,国内文化市场潜力巨大。我国有13亿人口,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文化消费将成倍增长,文化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我国文化产业所具有的这种优势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全球化背景下中圈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我国文化产业在面临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江泽民曾经指出:“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引起世界各种思想文化,历史的和现实的、外来的和本土的、进步的和落后的、积极的和颓废的,展开了相互激荡,有吸呐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总体上处于弱势地位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

  (1)我国文化安全面临严峻挑战。文化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全部智慧与文明的集中体现,是维系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纽带。文化兴衰关系着国家兴衰,文化安全关系着国家安全。所谓文化安全,是指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能有效地消除和化解潜在的文化风险,抵御外来文化的冲击,以确保国家文化主权不被威胁的一种文化状态。随着对外交流的不断扩大,我国面临西方发达国家文化的大规模进入和急剧渗透。他们凭借其科学技术和文化设施的优势,控制文化资源和市场,在对我国进行资本、技术、商品输出的同时,也倾销其文化和价值观。这种倾销必然对我国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造成很大冲击。如果这种持久的文化侵略不能有效遏止,就会使国民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忠诚度下降,民族文化主权的内在凝聚力、亲和力也会弱化,我国的文化也就会面临被西方文化侵蚀、同化的危险,更为重要的是,西方国家以发展文化产业为借口,以资金、企业准入门槛降低为契机,积极推行文化扩张,企图以资产阶级思想意识取代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意识形态上对我国构成了严重威胁,这是我国在21世纪遇到的严峻挑战。

  (2)我国文化企业的生存发展面临严峻挑战。西方文化企业技术先进、经营成熟、市场竞争力强,对我国文化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压力。从文化产业经营规模看,仅美国时代华纳电视业务收入就达8亿美元,远远超过我国电影全行业收入的总和。美国《读者文摘》以19种语言发行,发行量达2800万份。而我国期刊发行量超过百万份的寥寥无几。从技术上看,西方文化产业已经广泛应用数字、仿生等高新技术,文化产业与高技术产业相互融合。而我国的文化企业大多还停留于传统技术手段和一般文化产品的制作与开发。从企业规模层面来看,西方已经产生具有强大竞争实力的巨型企业集团和跨国公司。而我国文化企业则规模小、产业集约化程度低、资源分散、竞争力弱。2000年,我国文化产品的实际消费总量只有不到1000亿元人民币,仅占GDP1%,吸纳的就业人员只占从业人员的0.5%,出口创汇也较少。我国文化生产要与国外强势文化企业和跨国公司进行竞技,必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3)我国文化管理体制面临严峻挑战。受传统体制的影响,目前我国文化产业体制尚未完全转轨,在很大程度上处在事业体制管理、财政划拨经费阶段。更为突出的是,我国文化立法滞后,许多管理以行政命令为主要手段,许多执法以红头文件为主要依据,这与WTO要求的市场运作的公平性、透明化、法制化有明显差距。加入WTO以后,要求遵循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要求成员国之间相互遵循的最惠国待遇原则、国民待遇原则、非歧视原则、政策透明原则等必将从体制、机制和环境等方面对我国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的制度产生冲击。我们要修改和放弃原来熟悉的适应计划经济条件的管理手段,学习新的通行规则、规范,这就会带来认识上的冲突和实践中的矛盾。同时,由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采用的管理手段和方法与美国等西方国家有很大不同,对文化的认识和管理也有很大差异,这种差异必将在交流中产生冲突。

  三、我国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产业应采取的对策

  (一)坚持走国际化发展之路,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地位

  文化全球化是文化产业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的背景下,文化产业不仅要立足本国,而且必须面向世界。坚持走国际化发展之路,我们必须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和意识,放眼世界,将我国文化产业自觉地融入文化产业的全球化进程中。

  由于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较弱,我国存在巨大的文化贸易逆差,据国家版权局2001年的不完全统计,2001年中国图书、报纸、期刊出口额为176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5%),而进口额为690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9%),进口是出口的4倍。而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的进口额为出口的14倍。在文化电子产品贸易中,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我国尚未拥有自己的核心标准和主打产品。

  (1)发展文化产业要有全球化的市场理念。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所说的市场不仅是指国内市场,还包括国际市场。文化产业发展不仅要有内需的拉动,而且也要有外需的拉动。用外需来拉动内需,用外需来推动内需的增长,用外需来影响国内市场的国际竞争,这已经成为一些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选择。一个国家的文化产业如果把眼光仅仅局限于国内市场,缺乏世界眼光,没有世界市场的支撑,其全面可持续发展是不可能的。我国要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培育、开发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努力开拓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出口渠道。要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加快发展自己的特色文化产业,主动参与国际竞争,在竞争中变得强大起来。

  (2)采取国际化的文化产品制作、传播方式,精心打造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文化品牌产品。文化品牌既是文化企业的无形资产,也是民族文化走向世界的窗口。在激烈的文化产品竞争中,中国文化产业要努力打造民族文化品牌,多创作、生产一些像《云南映像》、《印象刘三姐》、《丽水金沙》等既有艺术品位又有市场需求的文化产品。要扶持有发展潜力的大中企业,做大做强一批对外交流的文化品牌,把反映中华民族特色与当代中国风貌的文化产品及服务尽可能多地推介到国际市场和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中。

  (3)打造一批有能力参与国际竞争的跨国公司。充分利用经济领域走出去积累起来的市场和经验,大力支持文化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按照法制统一、非歧视性、公开透明的原则,规范政府行为,为文化企业创造更加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建立支持各类文化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体系,有力地实施走出去战略。

  (4)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我国虽然是资源大国,但在文化产品的出口方面却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改变这种情况,就要积极推动我国与美国、欧洲各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的沟通,加强文化产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使我国的文化产业尽快适应国际市场的竞争环境,使中华文化不断扩大在世界的影响。我们不仅要认真研究国外市场的文化需求和消费心理,还要在文化产品的原创和开辟市场方面积极与国际运行机制和经营模式接轨,大力支持民族文化产品的对外输出,缩小文化产品进出口的贸易逆差,逐步使我国由文化产品输入国变为文化产品出口大国。

  (5)根据加入WTO后我国对外开放的整体战略需求,重建我国文化外贸政策和法律体系,改革我国文化产业的外贸体制,大力鼓励文化产品出口,充分利用WTO提供的全球文化市场平台,积极参与国际文化贸易竞争。充分借鉴我国外贸体制改革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已经实施的灵活、宽松、自由的外贸政策,放宽文化产品出口的审批权,简化出口手续,更好地服务于文化产品出口。

  (二)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全球文化产业中有效地利用我国宝贵的文化资源。

  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选择。可持续发展在本质上要求文化产业的各构成要素之间、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保持协调的发展关系,从而实现产业发展及产品生产的连续性和渐进性。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民族众多,文化资源广博丰厚。如何开发和利用这些文化资源是关系国家与民族全局利益和长远发展的根本性、战略性问题。文化资源必须开发,只有开发才能转化为文化生产力。从拥有文化资源到形成现实文化生产力,特别是形成高附加值的先进文化生产力要走很长的转化之路。因此,大力开发文化资源,增强文化实力,提高文化国际竞争力,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文化资源开发必须坚持可持续性原则,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文化产业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在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坚持可持续性原则和科学发展观。

  (1)要对各类文化资源进行系统调研,科学认知我国文化资源的产业价值。在全国范围内对各类文化资源的产业价值进行系统调研、科学定位。历史文化资源、地理文化资源、民俗民风文化资源等具有不同价值,有的文化资源只具有单一的产业价值,而有的文化资源则可能具有多重文化价值。只有科学地界定文化资源的产业价值,才能在进行产业化开发时统筹规划,联动开发。文化产业涉及的行业众多,不同的行业需要不同的文化资源,对文化资源的价值界定要充分显示出行业类别。

  (2)在全球化浪潮下要认真保护好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我国文化资源丰富多彩、特色鲜明,是发展文化产业的优越条件,增强对文化资源的保护意识是由文化资源的特点决定的。一些历史文化资源、民俗民风文化资源等较易流失,如历史建筑类文化资源,如果不被维护,就会被岁月所风蚀;民俗民风等文化资源如果不被传承弘扬,也会断代消失。有些文化资源尤其是历史文化资源具有一定的传承性,如果将这种文化资源发扬光大,代代相传,它就会作为人类文化的永恒财富保留下来。文化资源具有地域归属性,但从欣赏和享用的视角看,又是人类的共享成果,作为人类文化资源宝库中的一部分,任何文化资源的被认知和被欣赏都不具有排他性。

  (3)全方位整合文化资源,提高文化资源集约化经营水平。我国文化资源丰富而独特,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基础条件。但是,由于我国的文化产业刚刚起步,无论是文化产业的经营理念、策划经营能力,还是资源整合能力,都不够成熟和强大。面对丰富的文化资源,我们却无法制作出精美的文化产品,没能取得最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文化资源是一种客观存在,只有充分发挥智慧力、创造力、想象力,提高对文化资源的开采能力,潜在的文化资源才能为我所用。在当今文化产业发展全球化趋势日益凸显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尽快全面提升发掘、整合、开采文化资源的能力,把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做成文化大餐以飨世人,不辜负我国文化资源大国的美名。


上一篇:国外铁路改革模式的分析与比较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其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所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逐一和版权者联系,若所选内容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本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通知我们,以便即时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邮箱:zhzky102@163.com

 

主办单位:智库园(北京)国际文化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中企集成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69  备案号:京ICP备1002076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