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中国将帅纪念坛的建设,绕不开对历代军事人物的评价定位和次序排名。留下谁的尊姓大名,树立谁的雕像,排名谁前谁后,定位孰是孰非?都需要慎重权衡。在筛选及优化过程中,本课题采取了“大范围、小集中、逐级选、定典范”的方法和步骤。
第一步:主要参阅二十五史、《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等军事历史典籍和资料,撒大网,尽量罗列出历代所有知名军事人物,开出一个近万人的预选名单;第二步:召开座谈会、论证会,广泛征求多家学者专家的意见,参考互联网上网友的评论,排出一个大致轮廓的历代军事人物方阵;第三步:确定标准,对比分析,逐级评选出晋级候选人。各行各业有各自的评价体系和标准,行伍将士也自有行规和军人职业道德标准,如多讲“忠义”而淡化“仁义”,多从国家大局立意而非从个人功利着眼,等等。在此,入选 “千将方阵”的标准,主要依据军事成就;入选“百将方阵”的标准,应有历史知名度;入选“十大军师”、 “十大战将”方阵的标准则非常严格,不仅拥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创造了伟大的军事业绩,并且对后世军事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第四步:逐级缩小包围圈,分类升华出名相、名将中五位可称为“圣人”的武圣。
依次标准,万中择千,千中选百,百中挑十,十中推五出一,从而逐步形成了以下排行榜。
一、古中国十大军师、十大战将排行榜
以“十”为整数论说历史人物,是大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评古论今方式。在民间、学术界早就有排列“十大军师”、“十大名将”的名单,说法众多。由于所处时代不同、角度不同、认识不同,开列的名单也就异彩纷呈。比如按类型分类:
(1)若以军事理论为重点,著有《六韬》的姜尚,著有《孙子》的孙武,著有《吴子》的吴起,著有《孙膑兵法》的孙膑,以《治兵语录》著称的曾国藩,可开列在军师中。
(2)若以战略谋划为重点,春秋越国名相范蠡,汉代名相张良,智慧化身、蜀汉丞相诸葛亮,唐代名臣李靖,明代名臣刘伯温,可开列在军师中。
(3)若以勇武气势为重点,虎狼之将白起,楚霸王项羽,汉朝名将霍去病,横扫欧亚大陆的成吉思汗,可开列在战将中。
(4)若以忠义报国为重点,南宋爱国名将岳飞、文天祥,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明末抗清名将袁崇焕、史可法,可开列在战将中。
(5)若以开国帝王为重点,秦始皇、李世民、赵匡胤,可并列在军师、战将中。
为此,在学界和民间曾广为流传多种排序名单。从不同的排行榜和名次排列看,在中国民众心目中还是有一杆被称为“天地良心”的公平秤。可见“十大军师”和“十大名将”的范围大致可圈定在以下40人选中:
1.姜尚;2.孙武;3.范蠡;4.吴起;5.孙膑;6.乐毅;7.白起;8.李牧;9.项羽;10.韩信;11.卫青; 12.霍去病;13.刘秀;14.班超;15.诸葛亮;16.关羽;17.曹操;18.周瑜;19.陆逊;29.王猛;21.刘裕; 22.檀道济;23.拓跋焘;24.韦睿;25.李世民;26.李靖;27.郭子仪;28.柴荣;29.赵匡胤;30.岳飞; 31.文天祥;32.成吉思汗;33.努尔哈赤;34.朱元璋;35.刘伯温;36.徐达;37.戚继光;38.袁崇焕;39.史可法;40.曾国藩。
在军事行动和作战中,虽然说军师(相、谋臣)和战将(帅)很难截然分清身份,但实际上两者是有明显区别的。为便于归类综合评价和定位,本课题组研究决定还是将其分开评述。以亲历战火、领兵征战、“忠” 与“智”为入选“十大”的四个最基本条件,以“仁者无敌”为“十大军师”高标准,以“勇者无敌”为“十大战将”高标准。本着向历史负责、对课题负责的实事求是态度,在认真讨论的基础上,综合各方面的观点,推选古中国“十大军师”和“十大战将”,排序如下。
十大军师:1.姜尚;2.孙武;3.诸葛亮;4.刘伯温;5.范蠡;6.李靖;7.曾国藩;8.张良;9.孙膑;10.吴起。
姜尚是百家宗师“封神”之典范;孙武是军事理论之典范;诸葛亮是战略智慧之典范;刘基是通晓天文地理之典范;范蠡是功成全身而退之典范;李靖是“问对”开国谋臣之典范;曾国藩是“以儒为将”军机大臣之典范;张良是“乱世治平”第一谋士之典范;孙膑是以残躯临阵谋胜之典范;吴起是辅助多国兵威盛极一时之典范。
十大战将:1.白起;2.项羽;3.关羽;4.岳飞;5.成吉思汗;6.戚继光;7.李世民;8.曹操;9.韩信;10.霍去病。
白起是“勇猛凶狠”所向无敌之典范;项羽是“霸气盖世”铁血柔情之典范;关羽是“中华第一门神”之典范;岳飞是“精忠报国”之典范;成吉思汗是“拓疆开土”之典范;戚继光是收复疆土之典范;李世民是开国帝王之典范;曹操是“乱世枭雄”之典范;韩信是统军“点兵”之典范;霍去病是战神奇才“少年郎”之典范。
二、中华武圣排行榜
以上排行榜,或下篇的519位著名军事人物,都是重在战绩和军事成就。在建设中华兵坛、纪念馆时还需考虑“武圣”的概念,在武德、道德、人品等综合素质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
依照“圣人”的高标准,中华武圣也必须是道德模范和学习榜样,在中国历史上被众人口碑相传,不应有任何劣迹和被后人诟病的历史问题。然而,军人的职业是血腥的,杀人的行当与人类社会共同价值观存在有悖论,因而一些战将精英难以入“圣”。
中华武圣,从古中国历代著名军事人物中产生,其标准显然又高于“十大军师”、“十大战将”。本课题推选考量“武圣”,标准有四:战功卓著,忠仁智勇,万代师表,已被民间尊敬为神明。入选者如下。
中华武圣(五圣):姜尚,孙武,诸葛亮,关羽,刘伯温。
这五位武圣,德、智、功、名诸方面,都各有千秋,实再难分仲伯,不好再确定谁为中华第一武圣。以上次序,是按其所生活年代排列先后。
三、中华第一战将——白起
由“十大战将”为基础,以战绩为首要评比条件,古中国第一战将当属白起,与之有竞争力的是项羽。
白起是中国名将中战功最为卓越者,逢战必胜,所向无敌,没有败绩,千古第一将。他自16岁从军,从最低级的武官一直升到武安君,一生指挥许多重要战役,共歼灭六国军队165万,为秦军统一中国彻底扫平东进之路,战功无与伦比,在世界战争历史上也极为罕见。白起没有任何军事著作传世,却纵横六国而无往不胜,左右了整个战国的格局,奠定了秦国一统天下的基础。战国时期,人力资源比国土资源更为宝贵,白起信奉打歼灭战.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的军事理论,一生嗜杀,百万鲜血染将袍,被称为“虎狼之将”,用其一生诠释了“ 一将功成万骨枯”的箴言。白起缺乏为将之“仁”,历代儒教正统史家对此多有微辞,但他作为军事统帅,所为除与他的性格特征有关外,还与秦国的政治制度和军功爵制密切相关。白起倾其一生为战争胜利而存在,是古中国第一尊战神,是世界级顶尖名将。
古中国第一战将的第二候选军事人物,当属项羽。他是一位全才武将,单兵格斗敌万人,在统军指挥的战略战役战术各层面都有独到创新。巨鹿之战中,统率楚军大破秦军,终结了秦军不可战胜的百年神话,秦亡后自封“西楚霸王”。后在楚汉战争中为汉高祖刘邦所败,自刎而死。原因主要是他缺乏战略思维,头脑过于简单,魄力有余而智力不足,被民间贬为莽夫典型。但项羽的勇武天下无敌,古有“项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是中国数千年来最勇猛的将领,“霸王”一词专指其人。
中华智库园(www.zhzky.com)上传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其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所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逐一和版权者联系,若所选内容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本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通知我们,以便即时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主办单位:智库园(北京)国际文化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中企集成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69号 备案号:京ICP备1002076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