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博古通今

历史视野下的红色经典与传统经典

时间:2012-7-26 8:09:28  作者:刘 蓉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查看:396  评论:0
内容摘要:宽泛的意义上说,“红色经典”是指产生于或者反映中国革命年代的一批优秀文艺作品,这些作品曾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并有着鲜明的中国革命的烙印。抛开学术上的争论,一般人理解的红色经典,都是指延安时期及以后,在党的文艺思想指导下创作出的代表性文学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因为各种原因而为大众所熟知...

宽泛的意义上说,“红色经典”是指产生于或者反映中国革命年代的一批优秀文艺作品,这些作品曾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并有着鲜明的中国革命的烙印。抛开学术上的争论,一般人理解的红色经典,都是指延安时期及以后,在党的文艺思想指导下创作出的代表性文学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因为各种原因而为大众所熟知,成为“经典”。

红色经典与传统经典对我们而言,都是宝贵的文化财富。从历史的角度对二者进行辨析,也是一件十分有意义而且有趣的事情。

首先,红色经典包含的艺术形式要比传统经典更为丰富。一方面,传统的文本形式依然是红色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论著、诗歌、散文、小说等;另一方面,红色经典中包含了许多崭新的艺术形式,比如歌曲、音乐作品、戏剧、秧歌、快板书、美术作品等,最有名的如《黄河大合唱》、《夫妻识字》、《兄妹开荒》等。这些艺术种类成为经典,本身已经反映了历史的变迁和人们观念的改变。从延安时期起,各种艺术形式都绽放了异彩,所有的艺术家们都受到尊敬、得到认可,因而艺术家们的创作热情空前高涨。应该说,这是对传统观念的一次颠覆,是对人的又一次解放,既包含有现代性,也包含着革命性。

其次,红色经典作品褒扬集体主义精神,而传统经典则更多关注个体意识。新文化运动以来,文学革命、史学革命、社会革命迭兴,所有这些革命的核心思想,都是要关注普通的社会大众,而不仅是社会上层和政治精英。从中国史学之历史观的发展来看,从尊天命到重人事,是一大进步,从重视个人的作用到重视人群的作用,是又一大进步。红色经典艺术作品中对于普通民众不遗余力的歌颂,指出他们在历史中的主导作用,每一个小人物都是历史的创造者,这种自豪感是我们在红色经典中随处可以感受到的。

再次,红色经典艺术作品具有模式化倾向,同时缺乏批判精神,而传统经典则更具有个性,更具有批判精神。反省和批判精神缺失与否,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与传统经典和红色经典的创作者自身定位及其对政治的看法相关联。传统士大夫无不以天下为己任,与生俱来的使命就是要治国平天下,因此对于政治的关注格外强烈。不管自己是不是执政者,士大夫都会从执政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观察问题,因为他本能地把自己视作舟中之人,而不是水,与执政者同舟共济的立场使之保留和弘扬了中国士大夫一贯的反省批判精神。红色经典的创作者则不然,他们把自己视作是民众中的一员,不唯自己,领袖以及所有的执政者都是民众的一员。只要不是反动派,所有的人民都是崇高而天生正确的,因此批判只是针对敌人的特有行为,而针对自身的反省自然没有必要,批判则更是匪夷所思。因为创作者所受的指导思想不同于传统,他们对于政治也没有特别的敏感,尤其是因为革命年代的非执政地位,使得他们缺乏对于“治人”和“治于人”的明确划分,因此也就自然而然地失去了对于“执政者”的必要反省和批评,成为红色经典的缺憾之一。

最后,红色经典在表达和宣传上表现出了充分的可读性和大众化倾向,与传统经典形成截然不同的风格对比。传统经典的创作者以及学习者都是士大夫,是读书人,因此形式端庄典雅、文辞华丽古奥,名物典章、经史子集无不处处体现,因为这样一种繁复和严肃,能够做到“史传诸子、无不毕览”者只是极少数天资聪颖过人者,普通读书人即便是自幼向学,熟悉和了解儒家经典也是非常困难的事,所谓“六艺经传以千万数,累世不能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学习之难,使得一般民众望而却步,茫然不知,在这个意义上,倒还真是做到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红色经典的大众化,正是五四以来“到民间去”这一思潮和20世纪20年代以来乡村建设运动的延续和深入,反映了中国现代知识界对民间话语的重视,同时也是对于“新的群众时代”的呼唤和憧憬。

总之,红色经典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它的大众化、模式化以及高扬的集体主义精神、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无不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演进。在与传统经典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到二者各自的特色与优势,同时也可以反思各自的缺憾与不足,从而对我们继承扬弃红色经典与传统经典有所裨益。

(作者单位:延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标签:历史 视野 红色 经典 
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其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所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逐一和版权者联系,若所选内容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本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通知我们,以便即时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邮箱:zhzky102@163.com

 

主办单位:智库园(北京)国际文化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中企集成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69  备案号:京ICP备1002076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