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众说智圣

深究《论语》的第一句话

时间:2012-8-7 9:23:46  作者:邵 纯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查看:331  评论:0
内容摘要:《论语》开篇第一句话是“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对此不可望文生义或浅尝辄止。

《论语》开篇第一句话是“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对此不可望文生义或浅尝辄止。为了深究这句话的含义,我查阅了手头5本有白话注释的《论语》,其中2006年1月哈尔滨出版社发行的彩图版《论语》中对这句话的注释是“学习了而时常温习,不也高兴吗?”其他版本的《论语》对这句话的注释也基本如此。我感到,这样注释孔老夫子的千古名言,至少是过于简易化了。

列宁说过,凡事要“思索到底”。马马虎虎地混日子,与在重大问题上思索到底,这两者的生存方式有着云泥之别。按照“思索到底”这个要求,对于《论语》开篇的第一句话应如何理解,自然会产生一连串的疑问。首先,必须弄清楚孔夫子要人们学些什么?细细思之,那个时代的人进行“学”与“习”是困难重重的,与现代社会的学习大大不同。

头一条,那时可读的书很少。孔子生于纪元前551年,卒于前479年。因此,凡纪元前479年之后的一切书籍或学问都不在孔子所说的学习之列,这是不言而喻的。孔子时代可学的内容只有“六艺”,蔡元培先生说:“孔子教子弟通理、乐、射、御、书、数的六艺。”(《蔡元培全集》第8卷,第361页。蔡元培说的“理”,应为“礼”。他为什么把“礼”写成“理”?这是谁也说不清的问题,只能存疑)

李行健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845页,对“六艺”作了最通俗的说明:“六艺是西周学校教育的六个科目。礼(礼仪)、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识 字)、数(计 算)。”把“六艺”演变成“六经”,即“诗、书、礼、乐、易经、春秋”,是汉朝的事,与孔子无关。

第二,孔子所处的时代私人讲学是有的。那时的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我们的祖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食不果腹,衣难遮体,世世代代过着自给不足的、非常贫困的日子,哪有办学校和百姓就学的物质条件?那时受到良好的教育,大概只有少数贵族才能做到。惟其如此,孔子才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这个主张极好,但直到如今也没有完全做到,可见当初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只是一种理想,一个奋斗的目标而已。

第三,那时没有现代汉字中的楷体、行书,连隶书也还没有诞生,而是使用弯弯曲曲的篆字。这种字难写、难认、难记。而且在秦代以前的文字没有统一的规范,不利于学习。

第四,孔子时代还没有发明造纸,这是个大难题。当时凡形诸文字的载体,除富有的君主、诸侯可用帛写字外,一般人只能用竹简或木简作为书写的载体。因此当时的一部书,其体积和重量是极其厚重和庞大的。以《论语》为例,假定一条竹简能写20个字的话,需要 800条竹简或木简才能把《论语》全书写出来。假定4条竹简重1斤,一部《论语》则重200斤。保存一部书所占的空间之大,成本之高是难以想象的,当时的民间不可能有藏书家,一般家庭或个人恐怕一部书都没有。古人所谓学富五车,其实一车载不了几部书。也许由于这个原因,孔子只能“述而不作”。而《论语》正是孔子与其弟子的大量言论,由后人追记、整理而成书的。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我们可以断定孔子所说的“学”,不是指单纯地读书以增长知识,他所说的“学”,主要是教育弟子们学会怎样做人,其中包括人们内心世界的种种修养,以及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

孔子认为应该怎样做人?他的理想、信念、追求,集中地体现在《论语》中。对《论语》的内容要具体分析,其中精华多于糟粕。他老人家说的话,有许多格言式的警句,其中有些精华具有永恒的价值。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人人做到的话,那就天下太平了;又比如孔子赞赏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如果当代的官员们都能有此思想境界的1/10,那威胁政权存亡的腐败问题就不会产生了,这是何等令人梦寐以求啊!再比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是敲起了不可忘记历史教训的晨钟暮鼓……

但是,在《论语》中也有些错话,有糟粕,其坏的影响至今残存于世。依我之见,孔子说过两句最不该说的错话:一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是靠愚民强求稳定的统治之术。在中国,上有愚民之策,下有愚君之术;你有关门法,我有跳墙计,上下互愚,人人都戴着假面具,结果造成全民族的大不幸,十年“文革”即如此这般。二是子曰“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小人固然可鄙、可憎、可恶,但叫一切女性为小人陪绑,是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冤假错案。歧视妇女,全然大错。古今中外最伟大的爱是母爱,只有女性才能完成这种非功利的、只讲奉献的爱。父爱则次之,包括孔子本人。我以为,上述两句错话不可学而时习之,且应批评和摒弃。

孔子的价值,在于《论语》中的那些精华。他关于人的自律和为人处世的言说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教育其弟子怎样做人,做一个好人,一个君子。学什么和做什么,在《论语》中有许多答案,集中到一点,就是理解和践行“仁”的观念。在孔子看来没有比“仁”更重要、更高尚的东西了,所以他认为最好的人是“仁人志士”,为了达到“仁”的境界,可“杀身成仁”,“无求生以害仁”,连生命都可舍弃,终极的目标是求“仁”。据匡亚明先生统计,在《尚书》中只有一个“仁”字,诗三百篇中,只有两个“仁”字,而在《论语》中“仁”字共出现了109次,是全书重复出现最多的一个字(《孔子评传》第181—182页)。从一定意义上讲,儒学也可称之为“仁学”。

“仁”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仁者人也”,“仁者爱人”,“泛爱众,而亲仁”,“克己复礼为仁”。从这些极简略的话语中,可以隐约地看到人道主义、以人为本、崇尚道德的含义。但是,我们对“仁”的理解如果止于此,就有不求甚解之嫌。仁的内涵是大有文章的。仁,可看作是儒学的主干,这个主干又生出了满树的枝叶。那些枝叶最多的形态就是“礼”。在《论语》中,“礼”这个概念出现了 75次之多。匡亚明先生指出:“仁是内容,礼为形式。”因此也可以说“仁”与“礼”互为表里,“仁”是核心、基础、根本。

为了展开对“仁”的论证,无数学者著书立说。比如梁启超著有《孔子的人格》一文,蔡元培著有《孔子的精神生活》一文。梁启超把孔子的人格概括为“知、仁、勇”,蔡元培把孔子的精神生活概括为“智、仁、勇”。两者的意思是很相近的。梁启超说:“什么是人格呢?孔子用一个抽象的名来表示叫做仁,用一个具体的名来表示叫做君子。”再进一步深究,仁的含义到底是什么?梁启超一语胜千言:“仁从二人,两个人才表示出仁的意思。”梁启超说到点子上了——这个仁字是由“二人”组成的。所谓二人自然也包括两个以上的人,家庭、集体、社会等观念从“仁”字中呼之欲出了。显然,如果地球上只有一个人存在,那就无所谓道德,也不需要什么法治了。一旦有了两个以上的人,就有了社会关系。为了处理好社会关系,就必须讲道德伦理,就必须依靠法律法治。孔子的伟大,在于他在两千五百年前,用了一个“仁”字揭示了社会关系的奥秘,并提出了一系列使种种社会关系和谐的思想和行为规范。这是儒学的核心价值,也是它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

由于上述种种原因,笔者认为,“学而时习之”中的“学”,不是专指读书长知识,而首先是学会怎样做高尚的人——向内,是不断增进修养;向外,是正确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不亦悦乎!至于“时习之”中的“习”,并不是读书后经常“温习”的意思,而是学会怎样做人后要不断地付诸实习、实践,要避免光说不练的空谈。如果我注《论语》,对“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的简要注释是,“学会怎样做人,并不断地付诸实践,那是多么愉悦啊”。


标签:深究 论语 第一句 
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其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所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逐一和版权者联系,若所选内容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本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通知我们,以便即时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邮箱:zhzky102@163.com

 

主办单位:智库园(北京)国际文化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中企集成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69  备案号:京ICP备1002076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