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要闻热帖

国内京剧人才青黄不接 思想保守缺乏勇气创新

时间:2012-9-11 9:04:44  作者:  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  查看:174  评论:0
内容摘要:8月22日至29日,先后在山东省聊城市、德州市举行的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折子戏展演可谓场场爆满,现场气氛火爆。这是继2000年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评比展演后,文化部举办的又一次检阅全国京剧人才培养成果的活动,也是京剧人眼中最具分量的一次人才大检阅。

8月22日至29日,先后在山东省聊城市、德州市举行的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折子戏展演可谓场场爆满,现场气氛火爆。这是继2000年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评比展演后,文化部举办的又一次检阅全国京剧人才培养成果的活动,也是京剧人眼中最具分量的一次人才大检阅。

继承艺术要严苛

对于看戏看角儿的京剧观众来说,本次11场共60出折子戏展演的主角虽然都是青年京剧演员,但也有不少演员已经是观众心中的名角儿。在展演演员名单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吕洋、王大兴、凌珂、王嘉庆等曾获“青京赛”金奖的演员,还有有着“小冬皇”之称的梅花奖演员王佩瑜。“虽然平时演出任务很多,但能参加这样的展演,相互交流和观摩,可以学到平时体会不到的东西。”正在准备携《香莲案》进京参加2012年全国优秀剧目展演的天津京剧院青年演员吕洋说。

评委赵景勃认为,京剧有其自身的艺术规律,京剧演员应先注重继承,“用京剧的行内话说就是‘练死了用活了、练方用圆’,只有基本功打得扎实,以后才能运用自如。我们这次展演首先强调继承要有规矩,这也是我们考察演员的重要内容。”由于平常演出频繁而难得出现在评委席的孟广禄看过几场演出后对青年演员的评价是:“演员的条件都很好,但对整个舞台的掌控还不够,可以看出,他们的阅历尚浅。”他建议,演员们应从家务活这种小事做起,积累自己的阅历。

展演过程中,不少院团长亲自坐镇,并且对演职员的要求近乎严苛。天津青年京剧团团长李少波在看完他们团的演员演出的一场戏后,立刻冲到后台,质问业务人员说:“为什么刚刚在台上,士兵的水纱没有系起来?”“水纱是京剧角色梳裹发式的用品,为了和将军区分,士兵的水纱应该系起来,我们的化妆师可能觉得这是一场文戏,这样处理更好看,但这是不合传统的。”李少波说,水纱不合角色身份,扎靠的颜色不对,在严苛的京剧人眼中,这些细节都是不能出错的,否则就是在继承传统中做得不到位。

京剧人才青黄不接

和某些地方剧种存在的演员青黄不接的现状稍有不同,由于各方面的重视,近年来各京剧院团尤其是国家重点京剧院团的演员梯队已基本培养起来,但另一个让院团长们担心的问题显现出来。

天津京剧院院长王平认为,在戏曲传承中,不只是演员需要继承人,服装、道具、化装、舞美、作曲、乐队都需要传承。“举一个例子,给京剧演员做靴子的手艺就快失传了,天津现在只有一个靴子张,一年只能做十几双手工靴子,远远满足不了演员的需求。”王平说。云南省京剧院艺术总监王侃也表示:“由于长期得不到重视,京剧院团里的某些部门正在自然衰落。以前,云南省京剧院有一位做把子的师傅,他做的刀、枪等连外国人都来定做,现在很难找到这样的好手艺了。”山东省京剧院院长郑少华说:“我们演员用到的盔头等,现在都要到北京买,虽然还能买到,但和过去比,质量差得很远。而且,以前的戏服都是人工绣的,现在逐渐改成机绣的了。”

上海京剧院院长孙重亮也深有同感。他说:“京剧院团中同样存在青黄不接的情况,演员好一点,乐队次之,舞美更差,主创最严重。”上海京剧院缺少主创的原因是由于该团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屡出精品剧目,自然而然使得进人的门槛提高,与此同时,上海京剧院的大编剧们又都到了退休的年龄。对此,上海京剧院想了一套办法:“动用社会力量,强化编辑意识。我们选定题材后,可以请名家来写,但要配上自己的年轻编辑,这样逐渐培养起自己的创作力量。”孙重亮说,“现在上海京剧院的创作部主任冯刚原来是《成败萧何》的编辑,后来成长为《王子复仇记》、《情殇钟楼》的编剧。”

还有些问题似乎并不是以院团之力就可以解决的,比如人才流失等问题。“由于京剧院团的工资水平不高,我们剧院有一个负责录音的人员刚刚辞职去卖音响设备了,这让我们觉得很可惜。”国家京剧院副院长尹晓东说。

创新先需一些勇气

还有一个难题摆在京剧人面前:继承之后如何创新,而创新中最困难的当属创排现代戏。尹晓东认为,倡导京剧院团创排现代戏是有必要的,这是一种艺术形式表现内容的需要,也是一种艺术形式进行艺术创新的需要。“能够表现当代生活的题材很多,但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能否找出足以京剧化的题材。”尹晓东说。

然而,在寻找适合京剧舞台表现的作品、创造新的京剧程式之前,京剧人首先还要面对思想和观念上的冲击。北京京剧院院长李恩杰认为,现在京剧界乃至整个社会对京剧创新的要求非常苛刻。“目前京剧界存在着一种思维模式创作每部戏都要求其成为经典,这使得剧作家的创作变得非常困难,一场京剧演出只有几百个座位,这种剧场形式导致了产出对投入的限制,每每新创一个剧目总是被要求不能失败,使得大家不敢轻易进行创新尝试。其实,看看我们的前辈艺术家们,梅兰芳一生排演了几百部戏,最后也不是全部戏都留得下来。那么,我们现在是不是应该给现代戏的创排一个单独的标准,去鼓励大家尝试,不用怕失败。”李恩杰说。

孙重亮认为,今天的京剧界很保守,但京剧本身有创新的动力,有容纳创新的包容度。上海京剧院在创排新戏的时候会注意三个层面:首先注重创作剧目的文化内涵、人文价值,切入历史,为文化积淀做出贡献;其次看题材是否适合这个剧种,每一个剧种的艺术气质不一样,京剧更适合表现一些关乎江山社稷的厚重题材;然后还要看选定的题材是否适合本院演员的发挥。“这几个方面把握好,创排新戏的成功率就会提高。”孙重亮说。

京剧《华子良》是现代戏创排成功的典范,从饰演华子良的王平对当年《华子良》创排过程的描述中,可以总结出:一个演员几十年的厚积薄发、对艺术近乎完美的追求和一个富有凝聚力的团队是这部戏创排成功的关键。《华子良》创新了京剧的程式,其中的箩筐舞已然成为戏曲院校的教学案例。这部戏的成功可以给现代戏创排一些启示,但每个院团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各个院团在面临这个问题时需要解决的困难是不一样的。

(王立元)


标签:国内 京剧 人才 思想 保守 
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其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所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逐一和版权者联系,若所选内容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本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通知我们,以便即时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邮箱:zhzky102@163.com

 

主办单位:智库园(北京)国际文化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中企集成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69  备案号:京ICP备1002076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