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画雄魂》剧照
如果说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那么湘剧对于湖南长沙这个城市来说就有着特别的意义。近年来,长沙市各级政府及相关单位为了保护、发展这一珍贵的传统艺术可谓不遗余力,不但让它焕发了活力,而且还把它打造成了长沙的一张文化名片。如今到长沙的游客不但要奔火宫殿去尝地道的湖南小吃,还会踱至对面的湘江剧场去赏纯正的湘剧表演。那么,一个地方剧种是如何成为一个城市的文化名片的呢?近日,借湖南省长沙市湘剧保护传承中心主任、湘剧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曹汝龙携大型现代湘剧《古画雄魂》进京参加2012全国优秀剧目展演的机会,记者采访了他,一探究竟。
一路走来几经坎坷
自9岁开始学湘剧,曹汝龙在这一行里已经浸润了50多年,说到湘剧的前世今生,他如数家珍。“虽然因为一曲《刘海砍樵》,让湖南的花鼓戏唱响南北,其实在历史上花鼓戏被认为是‘下里巴人’,湘剧才是‘阳春白雪’,甚至清政府还曾禁演花鼓戏。” 曹汝龙说。
湘剧起于明洪武年间,朱元璋第八子被封为长沙王,他依照王族传统在长沙蓄养家班,带来了弋阳腔,这便是湘剧四大声腔之高腔的缘起。随着昆腔、徽调、汉调相继流传到长沙,湘剧逐渐形成。它的声腔系统由高腔、低牌子、昆腔、弹腔组成,丰富多彩。因此,戏剧家田汉曾这样称赞湘剧:“湘剧在许多地方剧种中比较完整高级……而且有独到的地方,如动作的朴素、感情的强烈,都是难能可贵之处。”
一路走来,湘剧也是几经坎坷。自新中国成立后,上世纪50年代是湘剧最辉煌的时期,《生死牌》、《拜月记》等4台剧目被拍摄成电影在全国发行。“文革”期间,湘剧遭受重创,但到了80年代,湘剧迎来了短暂的辉煌。据悉,当时湘剧团下乡演出,百姓买票要凭户口本,盛况空前。但这之后,排队买票的场景便很难看到了,直至2008年湘剧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一切才有所改观。
政府出面排忧解难
湘剧如今之所以能成为长沙的一张文化名片,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支持。长沙市湘剧保护传承中心的前身是长沙市湘剧院,在近来的院团体制改革中,为了保护这一传统艺术,当地政府将湘剧院转为公益性保护传承中心,成为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
长沙市各级政府对湘剧的支持远不止这些,长沙市剧本创作中心的殷婷说:“长沙市湘剧院位于一条古色古香的小巷里,建筑是五六十年代的老房子,连排练厅、剧场都没有,不过现在一切都有了改观,剧场建设也在规划中。”
长沙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党委书记、局长杨长江十分关注湘剧的传承与振兴,参与制定了“出人出戏出精品”的战略方针,要求市湘剧保护传承中心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传承保护规划,并亲自督管,确保逐条落实,并帮助克服“人才冻结、投入不足、阵地缺失”等困难,为各项保护传承工作的开展保驾护航。比如,为解决没有固定演出场地的问题,2010年长沙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联合长沙市天心区政府共同投资,在位于黄金地段的湘江剧场建起了“湖湘戏剧传统文化基地”,每周6天由市湘剧院与市花鼓戏剧院轮流免费在这里演出,政府给予剧院一定的演出补贴。
曹汝龙说,这个固定演出基地让大家获益良多。“第一,演员得到了锻炼,这让省湘剧院的同行都十分羡慕。随着这个剧场名气越来越大,观众越来越多,渐渐培养出了我们的明星,‘四小名旦’这些称谓都是观众们给的,这对年轻演员也是一个激励,大家你追我赶争上游,工作热情明显高涨。第二,宣传了湘剧,剧场位于黄金地段,不但本地人多,游客也很多,是对湘剧最好的宣传。”
出人出戏出精品
曹汝龙说,湘剧要发展,要成为一个城市的名片,除了政府要予以扶持外,业内人士也必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要“出人出戏出精品”。曹汝龙为湘剧奉献了一辈子,他希望有年轻人能够超越他并能坚守下去,因为他毕竟已不年轻。为此,曹汝龙和他的团队想了很多办法。
为了培养后继人才,长沙市湘剧保护传承中心在进行新剧目创作时,坚持打造本剧种的一流队伍,他们组建了以曹汝龙、汪辉等优秀演员为主体的教研班子,悉心指导青年演员,还先后聘请曾金贵、左大玢等老艺人手把手地传授年轻人技艺。经过努力,中心储备了一支高品质的湘剧艺术人才队伍,30岁以下的年轻传人有40多名。青年演员周帆、曹威治等先后荣获湖南省戏曲界的最高奖“芙蓉奖”等大奖,这让曹汝龙十分欣慰。
在出戏出精品方面,他们也花了许多心思。一方面他们立足传统,整理恢复了一大批优秀剧目,如《痴梦》、《思凡》等,并经常性地演出,其目的一是让湘剧这一传统艺术为广大观众所熟悉,另外也能牢牢抓住本地观众的心,因为这是湘剧传承发展的根本。另外,他们还通过编创现代戏等方式,让湘剧能融入当下生活,因为如果失去了当代观众,湘剧不可能得到传承和发展。近年来他们投资排演的一些剧目,如《布衣毛润之》、《古画雄魂》等先后荣获文华新剧目奖和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另外,曹汝龙还认为要坚持做好湘剧的社会传承工作,“因为传承包括两方面,一是培养演员,再就是培养观众。”2009年,他们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在长沙各所大中学校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湖湘艺术润学子”活动,两年多时间累计演出近50场,受众达10万人次,在学校里开拓了一块振兴传统戏剧的土壤。
看到湘剧今日的局面,曹汝龙十分欣慰,他说这一切都得益于政府的支持和前瞻性的眼光,以及湘剧人的努力。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王安葵说,现在一些地方纷纷耗巨资打造自己的文化名片,如投资大型实景山水演出等,但效果往往并不那么理想,社会各界对其也颇多诟病。“其实地方剧种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地方的文化名片,因为它是对当地历史上各种文学艺术形式最全面的一个展示,这一特质是一首民歌、一段舞蹈所不能代替的。”
本报记者 李 静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其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所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逐一和版权者联系,若所选内容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本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通知我们,以便即时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主办单位:智库园(北京)国际文化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中企集成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69号 备案号:京ICP备1002076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