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闳言高论

中国文脉延续3000年 余秋雨:文学也要划分等级

时间:2013-2-2 11:48:32  作者:  来源:广州日报  查看:190  评论:0
内容摘要:近日,余秋雨的新作《中国文脉》不断进入各大年度好书评选榜单,这是继《文化苦旅》之后再度吸引读者的一本文学读本。本书关于中国文脉的梳理,引起文坛和学术界的争议。陈丹青先生指出,“中国2000年的文脉早已断绝”,而余秋雨似乎用这本新书得出了一个相反的结论。

近日,余秋雨的新作《中国文脉》不断进入各大年度好书评选榜单,这是继《文化苦旅》之后再度吸引读者的一本文学读本。本书关于中国文脉的梳理,引起文坛和学术界的争议。陈丹青先生指出,“中国2000年的文脉早已断绝”,而余秋雨似乎用这本新书得出了一个相反的结论。

余秋雨感叹当前“文脉既隐,小丘称峰;健翅已远,残羽称鹏”,因此以这部著作来做弥补。他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文脉》是一部意义重大的作品。   

记者 吴波   

中国文脉延续3000年   

余秋雨告诉记者,“中国文脉,就是指中国文学几千年发展中最高等级的生命潜流和审美潜流。”   

本书以中国文字起源为引,从《诗经》讲起,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及楚辞,再到秦汉时期的大一统与书同文对文学的影响,汉赋及“无韵离骚”《史记》,魏晋时期的三曹及“竹林七贤”等文人雅士的诗作文采,再到唐宋诗词,元曲及明清小说,一气呵成,使历史与现实相沟通,文理与形象相交融,为广大读者解读了中国文化的演化过程。   

在书中,余秋雨并未按部就班写各朝代作家及作品,而是将文学分等级,重启文脉之思,重立古今坐标。同时,非常值得一提的是书中《中国文脉》、《笔墨历史》两篇文章酣畅淋漓地揭示了三千年中国文学的精神主脉,以及作为文脉载体的三千年中国书法史,在这两个核心篇目之后,是对每个时代文脉的精细论述,组成了一部文采飞扬的《中国文学简史》。   

元代弥补文脉缺憾   

余秋雨指出,如果有一个朝代弥补了中国文脉的缺憾的话,那么就是元代。   

元代的诗歌、散文,确实不值一提。但是,中国文脉在元代却突然超常发达——中华文明几千年的一个重大缺漏,在这个不到百年的短暂朝代获得了完满弥补。这个被弥补的重大缺漏,就是戏剧。不管是古希腊悲剧还是古印度梵剧,都在2500多年前已经充分成熟。而中国,不仅孔子没看到过戏剧,连屈原、司马迁、曹操、李白、杜甫、苏东坡都没有看到过,这实在有点说不过去了。   

他说:“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况,而元代又为什么会改变,这是很复杂的课题,我在《中国戏剧史》一书中有系统探讨。有趣的是,既然中国错过了两千多年,照理追赶起来会非常困难,岂料,不知从哪里冒出来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纪君祥等一大批文化天才合力创作的元杂剧。结果,正如后来王国维先生所说,中国可以立即在戏剧上与其他文明并肩而毫无愧色。”   

宋代文学苏东坡第一   

谈及宋代文学,余秋雨认为,“宋代文学的排序,苏东坡首屈一指,第二名是辛弃疾,第三名是陆游,第四名是李清照。”   

辛弃疾和陆游,除了英雄主义气概外,还表现出了一种品德高尚、怀才不遇、热爱生活的完整生命。这种生命,使兵荒马乱中的人心不至下坠。在孟子之后,他们又一次用自己的一生创建了“大丈夫”的造型。李清照则把东方女性在晚风细雨中的高雅憔悴写到了极致,而且已成为中国文脉中一种特殊格调,无人能敌。因她,中国文学有了一种贵族女性的气息。以前蔡琰曾写出过让人动容的女性呼号,但李清照不是呼号,只是气息,因此更有普遍价值。   

在余秋雨看来,宋代几位一流的文学家中,辛弃疾是最后一个压阵之人。他在晚年曾勇敢地赶不少路去吊唁当时受贬的朱熹。朱熹比他大十岁,也算是同辈人。他在朱熹走后七年去世,一个时代的高层文化,就此垂暮。   

文学重开严选之风   

有人说,对文学,应让人们自由取用,不要划分高低。余秋雨则认为,这是典型的“文学民粹主义”,似是而非。文学应该分高低等级。如果不分高低,只让民众集体“海选”,那么,中国文学能选得到那位流浪草泽、即将投水的屈原吗?能选得到那位受过酷刑、耻而握笔的司马迁吗?能选得到那位僻居荒村、艰苦躬耕的陶渊明吗?他们后来为民众知道,并非民众自己的行为。而且,知道了,也并不能体会他们的内涵。“因此我敢断言,任何民粹主义的海选,即便再有人数、再有资金,也与优秀文学基本无关。”   

余秋雨主张,在目前必然寂寞的文化良知领域,应该重启文脉之思,重开严选之风,重立古今坐标。为此,应努力拨去浮华热闹,远离滔滔口水,进入深度探讨。选择可不同,目标却是同归,那就是清理地基,搬开芜杂,集得高墙巨砖,寻获大柱石础。由此,中华文化的复兴,才有可能。   

对话余秋雨:   

近现代中国作家中最看重鲁迅沈从文   

广州日报:经您一梳理,中国文学的第一等级显得稀有又珍贵。很多研究常围绕一些很琐碎的层面。您这样做,是想引导读者跳出来吗?   

余秋雨:不。不同的等级都有研究的价值,不要去嘲笑那些“泥坑”里的辛勤劳动。但对多数人群而言,确实需要披沙拣金。这就像我们到一个陌生的国家旅游,时间有限,当然要选择一些真正重要的景点。   

广州日报:多数人会在官方主流和民间主流中寻找文脉。您是不是觉得,他们的那种寻找是错误的?   

余秋雨:不是错误,而是在等级上出现了偏差。请注意“等级”这个词,这是修治文学史和艺术史的基本标尺。我用16个字来概括目前大家经常遇到的文化困境:“文脉既隐,小丘称峰;健翅已远,残羽充鹏”。   

广州日报:近现代中国作家,您只提了鲁迅和沈从文两位,为什么独独看重他们?   

余秋雨:鲁迅是近现代中国作家中唯一懂得刻画“集体人格”(即他所说的“国民性”)的,贴近了二十世纪初期的国际水平。沈从文则建立了个人文学和特定土地的美丽契约。可惜他们都写得太少。其他作家,都描写了社会矛盾,但在文学本体上都未臻一流。倒是当代作家不错,如贾平凹、莫言、余华、张炜等。


标签:文学也要划分等级 
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其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所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逐一和版权者联系,若所选内容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本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通知我们,以便即时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邮箱:zhzky102@163.com

 

主办单位:智库园(北京)国际文化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中企集成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69  备案号:京ICP备1002076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