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闳言高论

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培育

时间:2013-5-12 10:02:30  作者:安素霞  来源:光明日报  查看:208  评论:0
内容摘要:责任是社会对每个公民的必然要求。人的社会责任是社会对个人的一种规定和使命。良好的公民社会责任意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

责任是社会对每个公民的必然要求。人的社会责任是社会对个人的一种规定和使命。良好的公民社会责任意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党的十八大报告特别强调,要进一步“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进程中,着力培育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公民社会责任意识的培育一靠教育,二靠法制,三靠社会实践,运用教育手段和法制手段,把自律和他律、内在约束和外在约束有机结合起来,引导人们培育良好的公民社会责任意识。   

良好的公民社会责任意识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前提。社会责任渗透于公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一个社会公民时时刻刻都面临着社会责任的考验和挑战。就社会责任本身来说,公民承担社会责任的多少,与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成就大小存在正相关关系。公民承担社会责任越多,其人生价值的成就越大。一个公民踊跃承担社会责任的社会,一个具备良好公民社会责任意识的社会,必定是一个和谐健康运转的社会。在社会价值冲突日渐突出的当下,公民社会责任意识的培育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重要。我们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让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这要求民众具有较强的道德责任、健康的思想情操、正确的政治方向以及远大的理想抱负等。公民社会责任意识是每个公民作为一种社会存在所特有的品质特征。社会经济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物质基础,作为社会意识范畴内的公民社会责任意识的培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只有通过对每一位公民社会责任意识的培育,促使其正确认识自己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正确地认识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理智地选择自己的行为和生活道路,从而发挥道德的认识、教育与协调功能,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持。   

思想道德教育的自律作用是培育良好公民社会责任意识的重要保证。充分发挥思想道德教育的自律作用,对于公民社会责任意识的培育具有重要意义。公民的思想道德不仅包含着他律,更主要的是自律。自律是指在没有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用自律的行动创造一种井然的秩序来为我们的学习生活争取更大的自由。培育公民社会责任意识,要充分发挥思想道德教育的自律作用,不断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增强自律意识和自律精神,自觉形成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的公民社会责任意识。   

制度的他律作用是提高公民社会责任意识的关键。公民社会责任意识的培育既要发挥思想道德教育的自律作用,也要发挥制度的他律作用。“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规范,制度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应该不做什么;同时,制度建设也是抓好各项工作的根本。对此,邓小平同志曾极其精辟地指出:“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程中,公民社会责任意识的培育,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和法规是必不可少的措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和不断推进包括公民社会责任意识在内的各方面的制度和法规建设,促进了社会的整体进步。但与迅速提升的时代需要相比,仍然还存在着某些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的现实差距。健全的制度可以为每一个公民有序地参与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提供基本保障,使每个公民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做多少,怎么做,做到何种程度,达到什么目标等等,从而使公民在自己的真实体验中逐渐培养起公民社会责任意识。所以说,科学的、积极的并行之有效的一套制度,能够确保公民社会责任意识的充分培育。   

社会实践是公民社会责任意识培育和形成的重要环节。制度建设是一个制定制度、执行制度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完善制度的理论上没有终点的动态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公民社会责任意识的培育是其认识过程、行为过程和情感过程的统一,三者统一的基础就是社会实践。公民社会责任意识的培育只有外化为每个人的实际行动,才能体现出它的强大生命力,才能形成全社会广泛的价值共识和价值追求,才能发挥引领社会思潮、维护社会秩序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每个公民长期的躬行践履,就是教育人、引导人、培养人、塑造人的过程,不仅有利于参与者从社会实践中优化知识结构,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还有利于他们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奉献社会,有利于公民社会责任意识的培育和形成。在世界华商大会、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奥运会、世青会、世博会等大型活动上,我国公民社会责任意识都会得到高度的培育。这是因为公民亲身参与这些重大历史事件,了解到社会的现实情况,在心灵上产生了极大的震撼,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公民社会责任意识。   

良好的社会实践是公民社会责任意识培育和形成的重要环节。在这方面,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教育形式,增强公民的理性认知,让广大公民在认知的过程中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增强公民社会责任的关键在于实践,具体体现在各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行动中,诸如: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推动公益广告宣传持续健康发展,提高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的成效,建立对经济社会政策道德导向的评估机制等活动。通过在活动中培养、激发和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让社区的居民、村镇的村民、单位的员工、家庭的成员时时刻刻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

(作者单位:邢台学院)


标签: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培育 
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其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所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逐一和版权者联系,若所选内容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本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通知我们,以便即时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邮箱:zhzky102@163.com

 

主办单位:智库园(北京)国际文化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中企集成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69  备案号:京ICP备1002076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