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要闻热帖

尼雅出土丝织物历时千年色泽艳丽

时间:2013-6-30 13:27:38  作者:佚名  来源:广州日报  查看:380  评论:0
内容摘要:在新疆考古发现的特点之一,就是有大量织物的出土。约一千七八百年前的织物,能保持结实的质地,毫不褪色的色彩,得益于沙漠的干燥和各种微生物的少见,保留至今也是历史奇迹和人类文明的幸运。

尼雅出土丝织物历时千年色泽艳丽

尼雅出土丝织物历时千年色泽艳丽

镜袋

齐东方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汉唐时期考古、历史、文物、美术教学与研究。

在新疆考古发现的特点之一,就是有大量织物的出土。约一千七八百年前的织物,能保持结实的质地,毫不褪色的色彩,得益于沙漠的干燥和各种微生物的少见,保留至今也是历史奇迹和人类文明的幸运。   

3号墓棺内有前所未见的各类织物,现场开棺时能见到的锦类就达11种之多,而实际上还不止这么多。   

棺内最上层那面细密结实、未经剪裁、幅边未动的锦被,是前所未见的当时完整织物的尺寸,这对于了解当时织物生产情况以及研究织机等生产工具是极为难得的资料。锦上的花纹有虎、骆驼、单舞人、双舞人、龙、狮、孔雀、鹿、豹、马、鸟等人物和动物纹,其风格和样式可以断定它们来自遥远的中原地区。而锦上带有“君宜高官”、 “世极锦宜二亲传子孙”、“王侯合昏”等汉字更雄辩地证明不会产自当地。为什么这些丰富多彩的织物会不远万里运到尼雅呢?可见,尼雅与中原王朝的密切关系,如同尼雅汉文木简中出现的西晋年号、西晋官职、敦煌等字样一样,都表明中原王朝对尼雅维持着有效的政治控制,中原文化在这里有强烈的影响。   

大量织锦的发现,还有其他方面的意义。例如,如果从尼雅普遍、大量的住房、陶器等遗迹和遗物上看,当地的富足程度还远达不到同时期的中原地区,可3号墓中却有连中原高级墓葬中也罕见的珍贵物品,那么墓主人仅仅用“高级贵族”就能解释吗?   

此外,各墓所见的织物中,还有色泽艳丽的晕涧纹毛织物,棋盘格式的几何纹锦、龟背纹锦等,显然是中亚、西亚风格。这些织物清楚地表现出尼雅与中亚、西亚地区的密切联系。   

至于那些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几何纹毛织毯,以及数量众多的同类毛毡小件物品,制作较为简易粗糙,显然是当地制造的普通用物。   

如此看来,尼雅织物大致分三类,分别为中原、当地和西方的产品。


标签:尼雅出土丝织物历时千年色泽艳丽 
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其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所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逐一和版权者联系,若所选内容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本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通知我们,以便即时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邮箱:zhzky102@163.com

 

主办单位:智库园(北京)国际文化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中企集成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69  备案号:京ICP备1002076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