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要闻热帖

教材书写要求不高 汉字教学不要轻易抛弃传统

时间:2013-9-25 8:22:13  作者:王柏玲  来源:文汇报  查看:260  评论:0
内容摘要:很多人把这种“提笔忘字”现象归咎于手机、电脑输入法的普及,但不少教育界人士对这一说法并不完全认同,因为从目前来看,中小学生的作业仍然要求书面完成,他们书写汉字的机会并不比过去少,错别字现象却愈演愈烈,除了网络影响,恐怕与汉字教学没有受到足够重视有关。

这个夏天,古老的汉字着实风光了一把。河南卫视的“汉字英雄”和中央电视台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歌唱类选秀节目当道的电视荧屏异军突起,收视率节节攀升。节目热播的背后,引发了人们对于汉字书写危机的街谈巷议,更引起了教育界人士对于汉字教学现状的关注。

这两档节目参赛主体都是中小学生,选手过关斩将,体现出较为深厚的语文功底,但即使高手如林,仍不时有意外发生,一些选手在晋级路上竟败在“意蕴”、“沉湎”、“怄气”、“鳕鱼”等常用字词上。而电视机前,栽在“癞蛤蟆”、“吝啬”、“纽扣”上的观众更是不计其数。   

很多人把这种“提笔忘字”现象归咎于手机、电脑输入法的普及,但不少教育界人士对这一说法并不完全认同,因为从目前来看,中小学生的作业仍然要求书面完成,他们书写汉字的机会并不比过去少,错别字现象却愈演愈烈,除了网络影响,恐怕与汉字教学没有受到足够重视有关。   

现有教材书写要求不高   

“近年来,语文教学从教材到教法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汉字教学确实受到了影响。”一位有着20余年教龄的小学语文老师分析说,老教材一学期20篇课文,通常一周上2篇,从预习生字、讲解课文、综合训练到测验巩固,时间上较为从容;现在使用的“二期课改”教材,一学期40篇课文,进度上基本一天一课,生字的巩固掌握难免受到影响。   

也有老师反映,现在的教材识字量大,但书写要求不高,容易造成“会读不会写”。小学起步阶段,不少汉字的教学要求不再是以往强调的会读、会写、会默、会用,而只需在一定语境中认识“会读”即可。以小学一二年级教材为例,生字有1600多个,但达到“会正确书写”要求的不足900个。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徐鹄认为,这种“识写分离”的教学法看似扩大了小学生的识字量,但汉字书写的基本功打得并不扎实。   

闵行区日新实验小学语文教师毛煦静在收看“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时注意到,不少选手汉字书写笔顺都有问题。“汉字书写遵循一定的笔顺规则,如先撇后捺、先横后竖、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外后里、先中间后两边等,笔顺不正确就很容易写错字,但现在由于受课时限制,很多老师忽视了这一块的教学。”毛老师说。   

徐鹄认为,在汉字教学上,过去有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如识写统一、音形义结合等,我们在课程改革时不要把它们轻易丢弃。   

汉字教学并非“小儿科”   

除了教材教法的改变,一道道“减负令”也让老师无形中戴上了“紧箍咒”。“现在很多老师都忌讳布置抄写作业,生怕一不小心被套上‘机械重复’、‘死记硬背’的帽子。”毛煦静说,以前给一年级学生布置抄写作业,一般要求生字书写一行8个,现在大多只要求写4个,甚至更少。“减负后,作业布置在时间上有严格规定,对一二年级学生,原则上不布置书面回家作业,因此,抄写作业基本在学校完成,数量上会打折扣。”   

此外,在应试大环境下,各年段的语文教学同质化倾向日趋严重,现在到了小学中高年级,教学重心就开始转移到阅读和写作上,生字教学被视为“小儿科”。有的学校甚至从一年级就开始阅读理解、看图写话,抄写成了小头。   

小学阶段对基本功的忽视,直接导致学生汉字学习不够精细,似是而非,书写错别字现象会一直延续到初中、高中。“高考作文中的错别字现象屡禁不绝,愈演愈烈,很多优秀作文也不能避免。”上海高考语文阅卷中心组负责人周宏认为,这与部分教师对汉字教学的轻视有关。“不少中学老师日常批改学生作文,注重的是文章立意,对错别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认为是不足挂齿的‘低级错误’。”   

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陆继椿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汉字教学并非“小儿科”,即使到了高中,生字、生词的学习仍然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对“死记硬背”,周宏认为不能一概反对,“语言学习离不开积累,一定量的抄写和背诵是必要的。”而对于语文教学日趋严重的同质化现象,他认为需要引起警惕,“语文教学应分年段对教学重点加以明显区分,小学阶段应以认字、写字和积累为主,不要急于分析课文,甚至作文都可以不要求写,而以口头作文代替。”   

能写好字的老师越来越少   

在陆继椿看来,汉字书写出现问题,还与教师本身的人文素养有关。“现在课堂上PPT用得多了,板书越来越少见到。但汉字教学离不开手写,PPT动画演示和老师在黑板上一笔一画示范,效果绝对不一样。”   

陆继椿说,过去生字教学有一个方法叫“书空”,就是老师在黑板上教写一个字,学生用手指跟着在空中虚划字形,一笔一画都搞得清清楚楚。“这就要求教师自己写字不仅要好看,笔顺还要正确。”但让陆老师感到遗憾的是,如今能写一手好字的老师越来越少,尤其是近年来他接触的新教师,板书越来越不像样,不仅字写得难看,歪歪扭扭,有的甚至还缺胳膊少腿。   

上海某中心城区曾对参评中级职称的教师进行笔试,其中有一道题是“改50个常见错别字”,共10分,错20个即为0分。结果令人大跌眼镜,小学教师的平均分竟不到2分,得0分者不在少数。   

“教师本身对错别字缺乏敏感,在教学中自然也无法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甚至还会产生误导。”陆继椿认为,对待汉字,教师自身要有认真的态度,要把字写对、写好。


标签:教材书写要求不高 汉字教学不要轻易抛弃传统 
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其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所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逐一和版权者联系,若所选内容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本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通知我们,以便即时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邮箱:zhzky102@163.com

 

主办单位:智库园(北京)国际文化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中企集成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69  备案号:京ICP备1002076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