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要闻热帖

红军四渡赤水概述

时间:2014-9-13 21:40:00  作者:中华智库园  来源:中华智库园  查看:380  评论:0
内容摘要:四渡赤水之战,是中央红军长征中在贵州、四川、云南三省交界的赤水河流域同国民党军进行的一次运动战。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等直接指挥下,情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为了打破敌人的重重包围,改变“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给红军造成的被动挨打局面,毛泽东亲自指挥了著名的四渡赤水之战。

四渡赤水之战,是中央红军长征中在贵州、四川、云南三省交界的赤水河流域同国民党军进行的一次运动战。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等直接指挥下,情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为了打破敌人的重重包围,改变“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给红军造成的被动挨打局面,毛泽东亲自指挥了著名的四渡赤水之战。

进占遵义 挥师北上

自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离开革命根据地后,沿途一直与国民党反动军队作战,前有阻截,后有追兵,上有飞机跟踪轰炸,再加上王明错误路线的领导,出发时8万人的队伍,在打破了敌人的第4道封锁线以后,仅两个月的时间就损失了5万人。蒋介石知道这个情况后,认为红军大势已去。在他眼里,剩余的3万红军已成漏网之鱼,在百万国民党军面前已经不足挂齿,很快就可将红军一网打尽。于是,他在西南一带调兵遣将,集中40多万国民党军队从东南西北4个方向朝红军包围过来。1935年1月下旬,毛泽东率领红军离开遵义北上,准备渡过赤水河,然后北渡长江到四川与红军第4方面军会合。红军北上的进攻方向确定后,蒋介石立刻也觉察到了毛泽东的意图,他从四川、云南调集兵力在红军将要经过的长江沿岸建筑大量碉堡工事,以图阻挡红军北渡长江。并命令湖南薛岳的两个纵队和贵州的军队一起从红军后面迂回包抄,企图把红军消灭在长江南岸。

1935年1月上旬,中央红军长征到达贵州遵义地区。15~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纠正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上的错误,实际上开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这时,蒋介石为阻止中央红军北进四川同红四方面军会合或东入湖南同红2、红6军团会合,围歼中央红军于乌江西北的川黔边境地区,调集其嫡系薛岳兵团和黔军全部,滇军主力和四川、湖南、广西的军队各一部,向遵义地区进逼。1月中旬,薛岳兵团2个纵队8个师尾追红军进入贵州,集结于贵阳、息烽、清镇等地,先头已进至乌江南岸;黔军以2个师担任黔北各县城守备,以3个师分向湄潭及遵义以南的刀靶水,懒板凳进攻;川军14个旅分路向川南集中,其中2个旅已进至松坎以北的川黔边境;湘军4个师位于湘川黔边境的酉阳至铜仁一线构筑碉堡,防堵红军东进;滇军3个旅正由云南宣威向贵州毕节开进;桂军2个师已进至贵州独山、都匀一线。

中共中央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根据上述情况,决定中央红军由遵义地区北上,在四川省泸州西南的蓝田坝、大渡口、江安一线北渡长江,进至川西北,同红四方面军一起实行总的反攻,争取赤化四川。如渡江不成,则暂时留在川南活动,并伺机从宜宾上游北渡金沙江。

1月19日起,红1、红3、红5、红9军团分三路先后从遵义、桐梓、松坎地区出发北上,向土城、赤水方向前进。准备渡过赤水河,然后北渡长江到四川与红军第4方面军会合。

红军北上的进攻方向确定后,蒋介石立刻也觉察到了毛泽东的意图,他从四川、云南调集兵力在红军将要经过的长江沿岸建筑大量碉堡工事,以图阻挡红军北渡长江。并命令湖南薛岳的两个纵队和贵州的军队一起从红军后面迂回包抄,企图把红军消灭在长江南岸。黔军随即占领遵义、湄潭;川军以一部兵力防守宜宾、泸州,以8个旅分路向松坎、温水、赤水、叙永等地推进。

1月24日,红1军团击溃国民党军黔军的抵抗,攻占土城。28日,红3军团、红5军团、军委纵队、干部团、红1军团一部在土城、青杠坡地区对尾追的川军2个旅发起猛攻,予以重创。此时,川军后续部队4个旅迅速增援,红军失利。

这时,红军第4方面军领导人张国焘并没有严格执行中央的命令,没有到川南钳制敌人和率领部队接应中央红军,反而擅自往北行动。根据这个突发情况,毛泽东认为红军腹背受敌,前无去路,当机立断,暂时放弃与红四方面军会合的计划,改变渡江北上的打算,并指挥部队往敌人力量薄弱的云南方向进军。他解释说,如果红军继续北上,就正好掉进敌人设下的圈套,如果突然南下,就会出其不意,争取主动。大家认为毛泽东说得有理,一致同意南下。毛泽东等遂决定,立即撤出战斗,西渡赤水河,向古蔺以南地区前进,寻机北渡长江。

一渡赤水 进入云南

赤水河,源出云南镇雄县,是云南、贵州、四川3省交界的一条河,经贵州到四川合江县流入长江,全长800多公里,蜿蜒曲折,水流湍急。红军所过之处,河面窄的70多米,宽处近300米,最大水深20多米。

1月29日,红军分三路从猿猴(今元厚)场、土城南北地区西渡赤水河,向四川省古蔺、叙永地区前进。川军立即以12个旅分路追截,并沿长江两岸布防;薛岳兵团和黔军从贵州分路向川南追击;滇军3个旅向贵州省毕节和云南省镇雄急进,企图截击红军。2月2日,右纵队红1军团第2师进攻叙永不克,继续西进,在毛坝、大坝等地遭川军截击。7日,中共中央鉴于敌军已加强了长江沿岸防御,并以优势兵力分路向红军进逼,决定暂缓执行北渡长江计划,改取以川滇黔边境为发展地区,争取由黔西向东的有利发展。接着,红军即向川滇边的扎西(今威信县)地区集中。

红军很快占领了云南省扎西。

红军南下进入川滇边境以后,蒋介石一时不明红军去向,见苦心在长江边上布下的封锁线落空,急忙再调兵遣将。重新调整部署,将湘军改为第1路军,何键为总司令,以其主力在湘西“围剿”红2、红6军团;薛岳兵团和滇黔两省军队组成第2路军,龙云为总司令,薛岳为前线总指挥,辖4个纵队:以薛岳兵团的8个师组成第1、第2纵队,滇军4个旅为第3纵队,黔军5个师为第4纵队,在川军及第1路军一部的协同下,企图围歼中央红军于长江以南、横江以东、叙永以西地区。

二渡赤水 遵义大捷

2月9日,中央红军在扎西地区集结完毕,进行了著名的扎西整编。

当蒋介石获悉红军进入云南扎西,连忙往扎西方向调兵,重新调整兵力,决心对红军聚而歼之。国民党军事当局甚至公开宣布:“2月13、14两日,当有剧战。”“共军绝难越雷池一步,可一鼓荡平。”国民党军第2路军各纵队分别向扎西迫近。

当气势汹汹的敌人从老远的地方向红军扑来,还没有完成合围部署的时候,毛泽东已看出敌人的意图。为了迅速脱离川、滇军的侧击,毛泽东等决定东渡赤水河,向国民党军兵力薄弱的黔北地区发动进攻,及时指挥红军,一个转身,掉头向东,甩开敌人,出其不意地向敌人空虚的贵州北部大踏步前进,把敌人甩在了扎西一带。

2月11日,中央红军从扎西挥师东进,于18~21日在太平渡、二郎滩渡过赤水河,向桐梓地区急进,同时以红5军团的1个团向温水方向开进,以吸引追击之川军。

2月19日,红军第二次渡过赤水河。

红军忽然回师东进,完全在蒋介石的意料之外。这时,他又自以为聪明地判断红军可能是向东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于是急令大军向东前去阻截。国民党军主力全部被调到了东部去截阻红军,却造成了贵州遵义一带空虚。趁此机会,红军二渡赤水,回师黔北,完全出乎蒋介石的意外。川军3个旅慌忙由扎西附近向东追击,黔军3个团从遵义向娄山关、桐梓增援,第1纵队2个师由黔西、贵阳地区向遵义疾进,企图阻止并围歼红军于娄山关或遵义以北地区。

24日,红1军团先头部队第1团进占桐梓,桐梓国民党守军退守娄山关。

25日,红5、红9军团在桐梓以北地区阻滞川军,红1、红3军团进攻娄山关及其以南地区的黔军,相机夺取遵义。当晚,红3军团攻占娄山关,并在红1军团的密切配合下连续击溃黔军的多次反扑。接着,红1、红3军团乘胜向遵义方向追击。27日,在遵义以北的董公寺、飞来石地区击溃黔军3个团的阻击。28日晨再占遵义城,并控制了城西南的老鸦山、红花岗一线高地。这时,赶来增援的国民党军第1纵队第93师进至遵义以南的忠庄铺地区,第59师已进至新站,正向忠庄铺开进。毛泽东等当即决定,乘援军孤军冒进之机,集中兵力,求歼其于遵义城以南地区。为此,红军以一部兵力在老鸦山、红花岗一线阻击第59师的进攻,主力从左翼向忠庄铺突击,直插第1纵队的指挥部。第1纵队指挥部经红军突然打击,丢下部队,慌忙夺路南逃,红军乘胜发起攻击,迅速将其2个师大部歼灭于忠庄铺、遵义西南及乌江北岸地区。遵义战役从24~28日,历时5天,红军连下桐梓、娄山关、遵义,共击溃和歼灭国民党军2个师又8个团,俘敌3000余人。这是中央红军长征中最大的一次胜利。在此次战役中,红3军团参谋长邓萍牺牲。

从2月11日红军由扎西挥戈东向以来,短短的18天,部队由西向东,由北向南,横扫近600公里。

蒋介石看到红军第二次占领遵义城,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又派了大批人马前去增援遵义的国民党守军。但是敌人援军刚到遵义,就被早已埋伏好的红军打得落花流水。红军战士个个如猛虎下山,追击败退的敌人。红军追赶的速度很快,而敌人丢盔弃甲,溃不成军。追击的红军甚至追到敌人前头去了,有一个连的敌军跟着前面的队伍后面猛跑,一边喘气一边问前面的人:“嘿!你们是哪一部分的?”前面的人回答:“我们?我们是工农红军。”敌人一听,立刻像泄气的皮球跪在地上叩头求饶。敌援军司令吴奇伟被红军打败,只带着几个卫士逃到乌江边,他眼看着红军追上来了,侥幸逃过乌江,随后就砍断了浮桥,跟在他身后的1000多名士兵被甩在江边。被扔下的士兵眼看着当官的走远了,个个破口大骂。最后,全体向红军缴械投降。红军歼灭和击溃了敌人两个师又8个团,俘虏了敌人3000多人,取得了长征以来的第一个大胜利。

三渡赤水 再进川南

蒋介石听说国民党军又打了败仗,气得在南京暴跳如雷,他感到这是国民党军追击以来的奇耻大辱,急忙放下手中的一切事务,坐飞机先来到遵义北边的重庆,亲自督师各路人马,要跟红军拚命。他仍判断中央红军的进攻方向是向东,要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便调兵在乌江沿岸布防,连着构筑多道封锁线,大有要将红军一举歼灭的架势。

毛泽东一眼就看穿了蒋介石的用心,决定将计就计,采取声东击西,牵着敌人鼻子转的办法来打击敌人。红军先在遵义附近徘徊,使蒋介石产生了错觉,天天布防、筑碉,忙得不亦乐乎。而毛泽东真正的目的,是红军彻底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因此必须离开敌人重兵设防的贵州向云南前进,并在那里实现北渡金沙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但是云南有滇军挡路,滇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是红军的一支劲敌,如果能调出滇军,红军就可借道云南,实现北上的目的。因此,毛泽东决定继续采取声东击西的办法,以此来调动和迷惑敌人。

对于红军在遵义附近的徘徊行动,蒋介石误以为是红军对下一步该怎么走没有拿定主意,匆忙由汉口飞抵重庆坐镇,指挥国民党军疯狂向遵义扑来,并改以堡垒主义和重点进攻相结合的战法,企图南北夹击,围歼中央红军于遵义、鸭溪地区。其部署:川军3个旅由桐梓向遵义地区进攻;第9军2个师由重庆向松坎、新站地区推进,支援川军进攻遵义;第2纵队主力3个师进至仁怀、鲁班场地区,向遵义及其西北地区进攻;第3纵队4个旅进至大定(今大方)、黔西地区防堵;第4纵队一部集结于金沙、土城等地,阻止红军向西发展;第1纵队4个师位于乌江南岸,策应其他纵队作战。此外,第1路军第53师由镇远向石阡推进,湘军3个师沿乌江东岸筑堡,阻止红军东进。

3月5日以后,中央红军以红9军团在桐梓、遵义地区吸引川军向东,主力由遵义地区西进白腊坎、长干山(今长岗)寻机作战未果。15日,红军主力进攻鲁班场之第2纵队,因其3个师密集一起,攻击未能奏效,而国民党援军第1纵队已进至枫香坝地区。

这时,毛泽东利用蒋介石最怕中央红军北上与红四方面军会合的心理,决定突然挥戈转兵北进,于3月16日在茅台及其附近西渡赤水河,向四川南部的古蔺、叙永方向前进,作出了到四川南部去的姿态。这是红军的一次大佯动,目的在于吸引敌人到川南去。

3月19日,红军攻占镇龙山,接着进至大村、铁厂、两河口地区。

红军再次进入川南这一着很灵,蒋介石果然又中计,他判断中央红军又要北渡长江,急令所有部队向川南进击,赶紧调军队到长江边上等候,丢下乌江边上的碉堡,拼命向川南调兵,阻截红军,企图围歼红军于古蔺地区。

四渡赤水 南渡乌江

正当蒋介石苦心等待红军上钩的时候,在国民党军重兵再次向川南集中的情况下, 毛泽东等见把敌人调到川南的目的已经达到,遂决定乘敌不备折兵向东,在赤水河东岸寻机歼敌。

3月20日,为迷惑国民党军,红1军团2师1个团大张旗鼓地向古蔺前进,诱敌向西;主力则由镇龙山以东地区,突然折向东北,于21日晚至22日早晨分别经二郎滩、九溪口、太平渡东渡赤水河,从敌重兵集团右翼分路向南急进,又折回了贵州。26日进至遵义、仁怀大道北侧干溪、马鬃岭地区。

当红军再入贵州的时候,正是蒋介石各路大军纷纷向川南前进之时,红军巧妙地与敌人相对而行,神不知鬼不觉地跳出了包围圈,一下子把蒋介石的几十万大军甩在了川南黔北。这样一来,搞得敌人莫名其妙,那些蒋介石下令日夜抢修的碉堡群,也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了。

红军进入贵州以后,马不停蹄挥军南下,准备南渡乌江。而蒋介石尚蒙在鼓里,不知红军去向,直到26日仍判断红军“西窜成分居多”。27日,红9军团由马鬃岭地区向长干山方向佯攻,引国民党军北向;主力继续南进,于28日突破鸭溪至白腊坎间国民党军封锁线,进至乌江北岸的沙土、安底等地。31日经江口、大塘、梯子岩等处南渡乌江。直到这时,蒋介石知道红军又出现在贵州境内,判断红军的意图可能是向黔西南方向,而此时的红军却在贵州中部渡过了乌江。

4月2日,中央红军以一部兵力佯攻息烽,主力进至狗场、扎佐地域,前锋逼近贵阳。这时,国民党军在贵阳及其周围地区只有第99师4个团。正在贵阳督战的蒋介石十分惊恐,一面急令各纵队火速增援贵阳,一面令守城部队死守飞机场,并准备轿子、马匹、向导,准备随时逃跑。

4月4日,红9军团在打鼓新场以东老木孔地域击溃黔军5个团,歼其2000余人。至此,中央红军巧妙地跳出了国民党军的合围圈,将蒋介石的几十万军队甩在乌江以北。

蒋介石这回彻底地糊涂了,他一再被毛泽东牵着鼻子走,弄不清红军的真实意图。事实上,不仅蒋介石搞不明白,很多红军指战员也搞不清楚为什么一天到晚来回地走。有些高级指挥员抱怨毛泽东,方向不明,缺乏详细的作战计划,率兵打仗全凭一时冲动。林彪批评毛泽东指挥部队“尽走弓背路”,被免职的顾问李德也憋着一肚子火,说如果毛泽东过不了金沙江,他就要求毛泽东下台。

但是,事实证明毛泽东是正确的。红军在毛泽东的指挥下,演出了威逼贵阳,佯攻昆明,巧渡金沙江,一幕幕令人惊奇的活剧,彻底地摆脱了敌人的尾追堵截,实现了北上的战略目的。蒋介石也曾在自己的日记上痛苦地记上了这一笔,他不得不承认几十万大军“剿”不灭“流窜”中的3万红军,是自己的学识、智慧不足的表现。毛泽东在回忆自己一生的征程中也曾说,他一生指挥无数次战役,胜多输少,但真正的得意之笔就是四渡赤水。毛泽东就是这样运用声东击西的灵活战术,在赤水河两岸,牵着蒋介石几十万大军兜圈子,弄得敌人晕头转向,疲于奔命,回回扑空,到处挨打。

四渡赤水之后,中央红军主力乘滇军东调增援贵阳之机,迅速进军云南,并于5月9日,在皎平渡、洪门渡渡过金沙江。与此同时,活动在乌江以北地区的红9军团,也从会泽以西的树节、盐井坪渡过金沙江。

四渡赤水之战的胜利,宣告了蒋介石国民党军围歼中央红军的计划的破产。对红军四渡赤水,滇军说是“曲线运动,难以捉摸”;川军说是“神出鬼没”;黔军认为是“磨盘战术,出奇制胜”;国民党中央军说“共军拐个弯,我们跑断腿”;一直尾追红军的国民党中央军将领吴奇伟坐在乌江边上大哭:“我也不过江了,就在此死了算!”蒋介石哀叹“这是国军追击以来的奇耻大辱!”这些当年敌手们的切肤之痛和“肺腑之言”,都从反面生动地证实了毛泽东指挥的四渡赤水之“奇”。

四渡赤水之战,毛泽东等根据情况的变化,指挥中央红军巧妙地穿插于国民党军重兵集团之间,灵活地变换作战方向,调动和迷惑敌人,创造战机,在运动中歼灭大量国民党军,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从而取得了战略转移中有决定意义的胜利,为胜利完成长征奠定了基础。从此,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的指挥下,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这是中国工农红军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

参加过长征的肖华创作的《长征组歌》,有一句著名的歌词“四渡赤水出奇兵”。难以计数的文艺作品、长征著述以四渡赤水为例,赞颂“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在毛泽东本人的心目中,四渡赤水也占有独特的分量,他在回忆自己的军事生涯时曾多次谈到此事。1960年5月27日,来华访问的英国陆军元帅、二战名将蒙哥马利与毛泽东交谈时说:“您指挥的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可以与世界上任何伟大的战役相媲美。”毛泽东却出人意料地回答:“三大战役没有什么,四渡赤水才是我的得意之笔。”返回中华智库园网首页


中华智库园(www.zhzky.com)上传


标签:红军四渡赤水概述 
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其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所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逐一和版权者联系,若所选内容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本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通知我们,以便即时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邮箱:zhzky102@163.com

 

主办单位:智库园(北京)国际文化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中企集成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69  备案号:京ICP备1002076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