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要闻热帖

高考疯狂标语折射的社会图景

时间:2015-5-25 12:10:20  作者:邓海建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查看:188  评论:0
内容摘要:2015年5月21日,广西桂北,高三教室里,一条条高悬着的“励志”高考标语,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进清华,与主席总理称兄道弟;入北大,同大家巨匠论道谈经”等标语,提醒着毕业生,高考季就要到了。

2015年5月21日,广西桂北,高三教室里,一条条高悬着的“励志”高考标语,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进清华,与主席总理称兄道弟;入北大,同大家巨匠论道谈经”等标语,提醒着毕业生,高考季就要到了。(5月24日 新华网)

高考作文婉拒了诗歌写作,而在高考前夕的中国校园,到处都弥漫着古体诗的励志氛围。去年的一项民调显示:38.2%的受访者还记得自己的高考标语,58.0%的受访者认为高考标语对自己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类似“人丑就要多读书”、“要想成功,必先发疯”、“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等标语,尽管或令人莞尔、或歇斯底里,却也别有一种励志的动能,叫人不敢懈怠,叫人莫负青春。   

有人担心,疯狂标语会“带坏孩子”。这样的杞人之忧,就像害怕言情小说会飙升性犯罪一样滑稽。这种价值洁癖,显然已经忘了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一个成年年轻人,社会阅历又岂只是这几条无伤大雅的标语?尽管衡水二中曾将教学楼“铁栏杆化”,但这并不意味着天下的中学,都到了“不疯魔不成活”的地步。区区几条“疯狂标语”,就像每日里会心一笑的朋友圈里的段子,谁会死抠字面的意思?   

每年,中国的高考励志标语都成为社会议题。这无非是因为在今天,高考依然承载着实现代际转换、阶层流动、改变个体及家庭命运的历史重任。去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此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规则也进一步明确,“裸分高考”成为捍卫高考公平的不二之选。这一系列变革,客观上仍强化着高考的功能性地位。   

在媒体梳理的高考疯狂标语中,“变”与“不变”的,是这个时代的图景。一则,“不变”的是强调自强自立,是褒赏吃苦耐劳的价值取向。譬如“不像角马一样落后,要像野狗一样战斗”、“不苦不累,高三无味”等标语,不过是将“吃得苦中苦”的古训,找到了时代化译本而已。又譬如“吾日三省吾身,高否?富否?帅否?否,滚去学习!”等标语,以近乎黑色幽默的段子式姿态,强调躬身自省,印证的是“知识改变命运”的思维。   

二则,“变”中足以窥见公共治理的步伐。前两年,“战胜富二代,考过官二代,高考不拼爹,努力靠自己”等标语屡见不鲜,各种不同版本的标语固然意在唤醒个体的奋斗自觉,但显然也旁敲侧击了“拼字诀”下的社会乱象。拍蝇打虎以来,高招舞弊空间越来越狭仄;加之高招制度励精图变,也进一步净化了博弈平台——因此,在今年的励志标语中,才出现了“进清华,与主席总理称兄道弟;入北大,同大家巨匠论道谈经”等新鲜说法。仔细品读,这里既有政治脱敏的新鲜感,亦有大气磅礴的正能量的价值旨趣。   

高考标语其实比高考作文更耐人寻味,因为相较于后者,看似疯狂的标语,更真实而大尺度地显示了年轻人的“壮怀激烈”,以及他们对于这个时代与社会的认知与评判,乃至于昭示着他们如何因应民族与国家的梦想。少点吹毛求疵,多些理解宽容,在高考疯狂标语里,也许舆论会读懂更多的有效信息。返回中华智库园网首页


标签:高考疯狂标语折射的社会图景 
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其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所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逐一和版权者联系,若所选内容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本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通知我们,以便即时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邮箱:zhzky102@163.com

 

主办单位:智库园(北京)国际文化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中企集成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69  备案号:京ICP备1002076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