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闳言高论

美国战略布势已领先我们几个街区

时间:2016-3-23 9:07:54  作者:杨昌辉  来源:中华智库园  查看:296  评论:0
内容摘要:欣奉师命,泛读《乡土中国的变迁》。于浮光掠影中捕捉只言片语,虽有“精学慎思”之心,而囿于思考力不及、功夫欠火候,仅收获些许感慨。

“大战略读书汇”文选

美国战略布势已领先我们几个街区

美国战略布势已领先我们几个街区

 

美国战略布势已领先我们几个街区

——读《乡土中国的变迁》有感

 

欣奉师命,泛读《乡土中国的变迁》。于浮光掠影中捕捉只言片语,虽有“精学慎思”之心,而囿于思考力不及、功夫欠火候,仅收获些许感慨:

(一)感慨美国人治学上的严谨性

从时间跨度看:1985—2008年,项目缘起与确立、组织与实施、延续与发展,200多名美国学者接力进行23年,时间较长、难能可贵。

从涉及对象看:“小平”联合、基层配合,其中既有两国决策层的关心关注、政府层面的指导帮助,更有两国学术机构的直接操作、持续推动。仅1987—1991年的5年间,考察就涉及邹平9个乡镇、16个村和69个县直部门,接触各类对象17500多人次,可谓对象多元、互动复杂,殊为不易。

从考察主题看:书后详细附录了1980—2008年美国学者在邹平考察的时间和主题,主题“大”如综合性考察、社会考察、经济考察、工作考察等有之,“细”如脊椎动物生态环境、农村牲畜生态能量平衡、农村妇女孕期在家庭中的地位及社会关系考察等有之,更有大量基层政治事务考察。这些考察既有宏观调研,也有微观分析,既有某位教授就某一主题连续多次的考察,也有数位学者围绕某一主题同时多方位的考察——层次较多、角度很全、内容丰富——既统筹了美方关切,也考虑了中方实际,是系列考察达成预期目标,甚至“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成果”的重要原因。

从调研方法看:书中多次提及持续性考察、跟踪式研究、蹲点式调查。仅“附录一”有关研究资源和研究条件的《报告》中,就列举了可资参考的邹平简况、可行主题、主要限制、合适时段、语言环境、文献资源等诸多有用信息。一孔而窥全豹,可见美国学界社会研究的方法、能力与水准。这些办法我们并不陌生,甚至耳熟能详,但有几位又肯用这样的“笨”办法,下这样的“死”功夫?虽然毛泽东曾反复倡导多搞些“调查研究”,但反观身边扑面而来的标题党、低头族的碎片化阅读、频繁曝光的论文抄袭,人人寻找真经、事事都想速成、时常另辟捷径,等等,难道不觉惭愧汗颜。

(二)感慨美国国家战略上的稳定性

此项系列社会研究,时间跨度长、牵涉因素杂、组织协调难、外在变量多,之所以能长期有效执行,直至开花结果、产生影响,很重要的一条,是得益于美国的政治基础。前段时间读《论美国的民主》,法国人托克维尔把正在起步、少有修饰、几乎“全裸”、勃发于“野”的美国原初政治形态,精到地概括为乡镇生活、乡镇精神和乡镇政治。

美国当代生活、精神和政治,就是扩大升级版的乡镇生活、精神和政治。这里面就产生了一把绝对意义上的“小尺子”——乡镇生活。拿这把“小尺子”去观察、分析美国历史,许多问题便容易深入进去、迎刃而解。由此可见,邹平社会研究项目决策之初是有广泛需求、深刻用意,经过充分调研,是拿“小尺子”衡量过的,是一段时期内经得起美国两党轮流坐庄、政治经济实践与美国人民检验的。可以说是美国政治基础保证了这样一项社会研究不跑偏,不夭折,可进行到底。

客观上讲,中国共产党一党执政,更有先天优势,形成稳定的国家战略和核心价值观,也就是找到一把“尺子”,或曰“道路”。托氏全书的精髓:“在没有乡镇组织的条件下,一个国家虽然可以建立一个自由的政府,但是它没有自由的精神。片刻的激情,暂时的利益或偶然的机会,可以创造出独立的外表,但潜伏于社会机体内部的专制也迟早会重新冒出于表面。”是不是像在诉说着“乡土中国的变迁”?托氏180年前的话,至今发人深省!

(三)感慨西方信息上的有效性

美国考察组先后到邹平的多批次专家学者,有历史学家、经济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环境学家、农业学家等,多数人本身就是“中国通”,更有不少学者通过在邹平的社会研究获得了社会广泛关注,奠定了学界权威地位。他们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一是比较深入地了解了中国的真实情况(这一点在“六四”政治风波等特殊时期,显得尤为重要);二是成为中国农村发生深刻变化的见证人(经济发展、行政变化、思想解放);三是取得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有利于中美双方增进了解、减少误判);四是影响了美国政府对华政策(是否可以说:专家组成员中亲华的比例高一些、亲华的言论多一些?);五是和邹平人民建立了深厚友谊。

应该说,当《乡土中国的变迁》成为“大战略读书汇”主题书,摆在大家面前时,从另一个角度再次证明了邹平社会研究的成功之处。其前提是,书中主要信息大家是比较认可的。曾听新华社的朋友讲:现在我国每天“上星”的信息量很大,但“落地”的不多,被世界主要国家通讯社“采信”的更少。联系当下意识形态领域尖锐复杂斗争和狼烟四起的舆论阵地:首先是如何把我们的“宣传”转换为“说理”,使“说理”更为“明亮”,具备直抵内心、温暖前行的力量;其次是如何扭转“信息逆差”这一被动局面,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显得更为迫切,又极端重要。

(四)感慨对手情报上的系统性

可以肯定地说,我们看到的文字,只是邹平社会研究的解密版、科普版,甚至是“B版”。这些美国人表面上是专家学者,是不是还担负有其他角色?听证会上讲的是什么,呈送美国情报部门、加盖“机密”字样的又是什么?如此长时期、如此多要素的调研,气象、水文、土壤、植被、生物、基因等信息不收集、不判读,那绝对不是美国人的行事风格,或者说我们只看到了美国刻意展示的一面。此绝非杞人妄言。

确切信息表明:青岛海域百年未遇、恰在奥帆赛开始前爆发的“海草事件”,就是美国对中国的“使坏”。看看当前美国对我战略布势,其他便无须多言。对手在全面渗透、搅局添乱,意图包围遏制,甚至推演内外呼应、分裂肢解。更可怕的是:我们没有把美国当成真正对手,没有发自内心的深切忧患。

美国人研究日本的《菊与刀》一书,成了全世界解读日本绕不过的一本经典著作。手中这本《乡土中国的变迁——美国学者在山东邹平的社会研究》表明,在情报收集方面,美国人已经领先我们好几个街区。返回中华智库园网首页


标签:大战略读书汇 
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其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所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逐一和版权者联系,若所选内容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本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通知我们,以便即时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邮箱:zhzky102@163.com

 

主办单位:智库园(北京)国际文化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中企集成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69  备案号:京ICP备1002076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