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蒂姆•厄本 作 黄菁 编译
本帖之所以耗时三周才完成译文,是因为在我钻研人工智能相关研究时,我所读到的东西令我震惊。我很快意识到,人工智能领域正在发生的一切,不仅是当下的重要课题,而且是迄今为止,关乎人类未来的,最为重要的课题。因此,我想尽我所能地去更多了解人工智能,而在这之后,我又希望能写一篇帖子,清楚解释人工智能发展的总体形势,以及了解这一形势的重要意义。——作者
我们正面临的这一场变革,其意义丝毫不亚于当年人类在地球上崛起。
——弗诺•文奇(Vernor Vinge)
站在此处感受如何?
是不是很刺激?但是别忘了,站在时间轴上的时候,你无法看到你右侧发生的一切。所以下图才是你站在此处的实际感受:
无甚特别之处。
遥远的未来——近在眼前
想象一下乘坐时光机器回到1750年——没有电,通过大声叫喊或是朝空中发射炮弹来完成远程通信,运输都靠畜力拉动。在那儿,我们找一位老兄,把他带到2015年,领着他四处走走,看看他对周围事物的反应。当他看到闪亮的小盒子在高速公路上飞驰,当他跟今天早些时候已经去往大洋彼岸的人通话,当他观看正在1000英里外举行的体育赛事,当他欣赏一场50年前的音乐会,当他用我的魔力方盒拍照或录像,当他生成一张有一个不寻常、会移动的蓝点来表示他所在位置的地图,当即使人们远在国家的其他地方,他也能看着他们的脸来聊天,当他体验其他难以置信的魔法时,我们是很难理解他的内心感受的。这时我们尚未向他展示互联网,或解释诸如国际空间站、大型强子对撞机、核武器或是广义相对论等问题。
他的感受应当不会是惊讶、震撼,抑或心潮澎湃——这些词还欠缺力道。他可能会直接懵掉。
但有趣的是:当这位老兄再度回到1750年,嫉妒我们看他被整懵的这种行为,并决定也要尝试一把,他乘坐时光机,回返相同的路程,去把一个1500年前后的人,带到1750年,向他展示一切。这位来自1500年的兄弟可能对眼前的许多事物感到震惊——但绝对不会懵掉。他的体验远远称不上疯狂。这是因为,尽管1750年与1500年非常不同,但这种不同,却远远小于1750年与2015年之间的差异。1500年的兄弟会了解到一些高深的空间和物理知识,会对原本君主国林立的欧洲走上帝国主义潮流印象深刻,会对自己的世界地图概念做出大幅修正,但是1750年的生活方式——交通、交流方式,等等——绝对不会让他懵掉。
因此,如果1750老兄想要达到目的,他得回到更为久远的时代——也许应径直回到公元前12000年。早在农业革命促使第一批城市及“文明”这一概念出现以前。一个来自狩猎采集社会的人——来自一个,人类或多或少只能称为一个物种的时代——看着1750年人类帝国高耸的教堂、远洋的舰船、体验他们“在里面”的概念,他们庞大的集体,累积起来的人类知识与发现——他很可能会懵掉。
接着,在懵掉之后,他感到嫉妒,并决定也要尝试一把,如果他回溯12000年,来到公元前24000年,带一个人来到他的时代,向这个人展示一切,这个人很可能会说:“好吧,到底要整点儿啥。”公元前12000年的兄弟如果想把一个古人整懵,他至少要回溯100000年,从那儿带回一个人来,教他第一次领略火和语言。
为确保一个人被传送到未来后,被那时的发展程度吓懵,他们必须跨越至已达到“能把人吓懵的发展程度”的年份,换句话说,跨越一个“吓懵单位(Die Progress Unit)”。在狩猎采集年代,一个吓懵单位意味着100000年,而在后农业革命时代,它仅仅意味着12000年。工业革命后,世界发展得如此迅猛,一个1750年代的人仅需200年,就能跨越下一个“吓懵单位”。
这种随着时间发展,人类进步也会越来越快的模式,正是未来学家雷蒙德•库茨魏尔(Ray Kurzweil)所称的加速回报定律(Law of Accelerating Returns)。这是因为更加先进的社会,较之此前不够先进的社会,拥有可以更快发展的能力——这也本就是“更加先进”的要旨。比之15世纪,人类在19世纪掌握更多知识与技术,因而毫无疑问,也取得了远超15世纪的进步——15世纪的人类与19世纪没法儿比。
该定律在小时间段上同样适用。电影《回到未来》拍摄于1985年,将“过去”设定在1955年。电影中,当迈克尔•J•福克斯(Michael J. Fox)回到1955年,电视的新颖、苏打水的便宜、刺耳的电吉他还没时兴、不一样的俚语,都令他不禁着迷。是的,世界如此不同——但如果是现在制作这部电影,而“过去”发生在1985年,电影情节会因为两个年代间的更大差异而变得更为有趣。角色会回到一个没有个人电脑、没有因特网或手机的年代——从今天穿越回1985年的90后少年马蒂•麦克弗莱(Marty McFly),会比电影中回到1955年的马蒂•麦克弗莱,显得更加与旧时代格格不入。
这同样是因为,加速回报定律在起作用。1985年至2015年间的平均发展速度,高于1955年至1985年间的发展速度——因为前者是更为先进的社会——因而后30年与前30年相比,社会发生了更多变化。
因此,人类正在取得越来越大、同时也越来越快的进步。这意味着我们的未来会发生一些非常有趣的事情,对吧?
库茨魏尔说,如果整个20世纪能有2000年的发展速度,那么百年成就只要20年就能取得——换言之,2000年的发展速度,是整个20世纪平均发展速度的5倍。他说,2000年至2014年间,我们已取得了等量于20世纪的增长,而取得下一个同样增长将是在2021年,仅过7年而已。库茨魏尔相信,20年之后,一年内即可多次实现整个20世纪的进步。而后,很可能不到一个月就能实现一次。根据加速回报定律,库茨魏尔坚信,21世纪将取得千倍于20世纪的进步。
如果库茨魏尔和他的支持者是对的, 2030年就会让我们懵掉,就像来到2015年的1975年老兄一样——也就是说,下一个“吓懵单位”也许只有20年——而2050年的世界,更将变得面目全非。
这不是科幻。这是比你我都更加聪明、知之更多的科学家们都坚信的事实——而且当我们回顾历史,这一预测是合乎逻辑的。
那么,你在听到我讲“35年后的世界将变得面目全非”时,为什么会说“听上去很酷,但是呢?”有三个原因,会让我们质疑对未来的古怪预测。
(一)我们用直线方式思考历史
当我们想象下30年发展的时候,我们会反观过去30年发展情况作为预测指标。当我们预想21世纪全球发展程度的时候,我们不过是将20世纪的发展作为参照,然后照搬到公元2000年之后而已。这就是我们那个公元1750年兄弟所犯的错误:他想让来自200年前的人感受到他去往200年后所感受到的同样震撼。以线性方式思考对我们来说最为直观,但是,指数方式才应当是我们思考问题的方法。如果有人能更聪明些,他们有可能就不会通过回望过去30年来预测未来30年的发展,而是以当前发展情况作为参照与基准。这样做会精确得多,但仍然会差之甚远。想要准确地预测未来,你需要想象未来事物的发展速度远胜当下。
(二)最近一段时期的轨迹往往会对事实有所扭曲
首先,即使是陡峭的指数曲线,当你仅仅截取一小段进行观察时,都会近似一条直线。正如你近距离审视一个巨大圆环的一小段时,感到它像一条直线一样。其次,指数曲线的增长并不总是平滑、均衡的,库茨魏尔称之为“S-曲线”增长。
当席卷全球的新理论带动了进步的浪潮,S-曲线就出现了。该曲线有三个发展阶段:
1.缓慢增长阶段(指数增长初级阶段)
2.急速增长阶段(指数后期、爆炸性增长阶段)
3.趋平阶段(当新理论趋于成熟时出现)
如果你仅仅盯着最近一段时期,那么你处于S-曲线上的位置,会影响你对事物实际发展速度的判断。1995年至2008年,互联网爆炸式发展,微软、谷歌、脸书进入公众视野,社交网络诞生,手机、而后是智能手机出现。那正是S-曲线的第二增长阶段:井喷式增长阶段。但2008年-2015年间,发展平缓了下来,至少在技术前沿是这样。一些未来思考者可能会以过去几年的发展速度,来估计当前的发展速度,这样做,恰恰漏掉了更大的图景。事实上,一个新的、巨大的井喷式的发展(S-曲线第二阶段),也许正在孕育当中。
(三)以我们的经验看待未来,未免过于古板
我们在个人经验之上形成了世界观,最近以来的发展速度,正是“事情发生的方式”,这一观念在脑中早已根深蒂固。同时,想象力也会限制我们,让我们通过经验来预测未来。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已知的一切,无法协助我们正确地思考未来。如果我们所听到的预测背离了我们“事物如何运作”的经验,我们会本能地认为这个预测并不靠谱。如果我在本帖的后面告诉你,你也许可以活到150岁、或250岁,甚至可能长生不老,你一定会本能地认为:“愚蠢!——如果我只从过去学到了一件事,那么这件事就是:人都会死。”是的,过去无人能逃避死亡,但是在飞机发明以前,也没有人乘坐过飞机呀。
所以当你读着本帖,持否定态度并自我感觉良好的时候,很可能你已经错了。事实上,如果我们正依靠逻辑思维和历史形态预测未来,我们就应该能推断出:未来十年将要发生的变化,将远远超出我们今日的预期。逻辑思维同样启示我们,如果某星球上最高级的物种始终在不断加速地跨越式发展着,终有一日,他们将完成一个重大的跨越,从此彻底改变他们的生活,并使他们咂摸到身而为人的滋味——这有点儿类似于地球上的情况,生命一步一步向智慧生物演进,最终完成了重大的跨越,人类出现,所有物种的生存状态为之大变。如果你肯花点时间读一读科技资讯,你就会发现,已经有很多信号在默默暗示,我们已知的生活方式根本无法抵御来自下一个跨越的冲击。(待续)
(英文原版地址:The AI Revolution: Road to Superintelligence The AI Revolution: Our Immortality or Extinction)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其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所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逐一和版权者联系,若所选内容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本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通知我们,以便即时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主办单位:智库园(北京)国际文化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中企集成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69号 备案号:京ICP备1002076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