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宏观论坛

BC2BC诞生,“B经济”天下来到

时间:2016-12-4 10:48:29  作者:康树春  来源:中华智库园  查看:376  评论:0
内容摘要:紧张的原因来自互联网:互联网,让世界变扁、变小、变干;互联网,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商业方式、思维方式,甚至人类的伦理方式;互联网,去中心化、去中间化、去边界化,创造出新的经济格局。

【专家学者论战略

 

BC2BC诞生,“B经济”天下来到

——2016国际货代大会讲话

 

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

站在这里,我有三个感觉。面对来自34个城市地区的业界朋友,心理紧张;此次年会筹备不到45天,紧张;第三个感觉还是紧张,最为强烈,就是面对裂变如何应变。

紧张的原因来自互联网:互联网,让世界变扁、变小、变干;互联网,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商业方式、思维方式,甚至人类的伦理方式;互联网,去中心化、去中间化、去边界化,创造出新的经济格局。

“双十一”刚刚过去,24小时产生1200多亿的数字让世人惊叹不已。“C经济”(即Customertocustomer电子商务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如日中天,“B经济”(即Businesstobusiness电子商务所产生的经济效应)何时到来?“B经济”如何到来?“B经济”与“C经济”体量哪个更大?

从国民产值GDP结构分析,“B经济”体量大于“C经济”是肯定的。但“B经济”为何不火呢?因为之前的互联网技术适合“C经济”,淘宝、京东诸多电商先火起来。眼下互联网技术升级了,移动互联、微互联、云平台等科技将B2B业务变为BC2BC大数据交互,“B经济”天下来到!

一个企业最重要的使命是要赚钱。用什么赚钱、谁来赚钱、赚谁的钱、怎样赚钱构成企业的生产方式。传统的生产方式和互联网化的生产方式有什么差异呢?对于一个传统企业,它的生产方式是:产品->人力->运营->市场,这四个环节单独的、单向的,单一的,企业要承担这个四个环节全部的成本和责任。企业生产结构是:公司+员工+劳动。

在互联网先期,企业开始上网,产生半互联网生产方式:(产品->人力->营销->市场)+互联网。这种“公司+互联网”模式,只有宣传效果,实际应用很难。

移动互联、微互联、大数据、云平台等科技产生后,“共产时代”真正到来,企业可以完全互联网化,即企业每个生产环节开始互联互通。互联网化的生产方式是:(产品+互联网)->(人力+互联网)->(营运营+互联网)->(市场+互联网)。这四个环节是多元、多维、动态的,企业只承担这个四个环节部分的成本和运营。企业生产结构是:平台+创客+生态市场。

最近,有两个新的经济学概念正受热捧:平台经济和分享经济。其实,这两个概念主要源于“B经济”的兴起,而“B经济”的最核心部分是B2B向BC2BC的演变。下面我就企业从B2B向BC2BC升级与大家做四点分享:

一、中心架构升级

大家都知道,多年前有一本风靡全球的书《世界是平的》,这本书的核心思想是阐述互联网时代“去中心化”。“去中心化”是大势所趋,去中心是什么意思呢,我认为有三个方面:

1.去制度中心:互联网时代,传统的制度完全无效,束缚的只能是公司发展和企业效益。

2.去成本中心:办公室、固定电话、薪酬待遇以及员工交通等等,都有非常大的去成本空间。

3.去老板中心:很多企业的文化是老板个性和价值取向,这样的公司是没有活力和创造力的。

去中心化,不是公司没有中心,而是中心调整,我认为有三方面要调整:

1.战略中心:产品定位,市场定位,模式定位;

2.目标中心:制定公司指标,部门目标,岗位目标;

3.服务中心:提供平台,提供资源,提供机会。

与此同时,公司的人力中心要下放,逐步向基层转移:

1.个性中心:多元个性文化,满足新生代的个性实现;

2.创客中心:每个人员都是创业者,自动自发,多劳多酬;

3.价值中心:个人成就榜,包括美誉、资源和利润。

刚才讲了“3个去中心”“3个转移中心”“3个下放中心”,核心目的是改变传统公司B2B框架,逐步培育BC2BC生态交互环境,最终实现企业生产方式的升级。

以我们“WIFFA货代舱”为例,就是一个典型的BC2BC平台,我们WIFFA组织几百家企业之间,每家企业老板与员工、员工员工之间,各企业员工与各企业员工之间,企业产品与产品之间,企业营销与营销之间,都有互联互通、互帮互助、互利互惠。我们的货代企业正在从“公司+员工+劳动”向“平台+创客+生态市场”生产模式升级。

二、供应链结构升级

互联网“B经济”时代,不但去“中心化”,还要“去中间化”和“去边界化”,产业结构由“线性”向“链性”发展,就是大家常说的供应链。“B经济”供应链是生态的链条,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人流是鲜活、有机、一体的。核心原因“B经济”添加了C元素,形成BC2BC高粘度组合,这已经说明“B经济”已经融合了“C经济”。

互联网“B经济”所产生的供应链,与单向而复杂的传统供应链结构完全不同。互联网“B经济”供应链是由四条有机链环构成:

(1)中心链环:商品、支付、消费形成最短核心闭环,成本最低,效率最高,货物保真;

(2)销售链环:商品的主要销售,不是生产商或经销商的员工团队,而是全企业、全社会人的“生态部落”。每个经销人开店,零库存、零投资、零费用,随时开店、随时分享、随时产生收入;

(3)物流链环:商品物流不再是多个集散、拐弯抹角送到消费者手中,产生巨大配送和包装浪费,而是生产商仓库直接邮寄到消费者手中;

(4)利益链环:整个生态链条降低了最终商品到消费者手中的成本,价差部分利润由供应商、经销商、消费者(消费商)共享。

我们很多货运代理公司都很有生钱眼,已经开始走向供应链,从数据、贸易、运输、资金、销售形成一条龙,在货物保真、商品价格、仓储物流等方面有竞争力,但还是“公司+互联网”传统供应链模式。在互联网化的时代,竞争力正在消减,“竞合力”才会产生更大价值。企业与企业、产品与产品、市场与市场需共产、共合。

“WIFFA海歌天”BC2BC供应链商品城,是“B经济”融合“C经济”的典型案例,我有一组数字来说明:

1.产品与品牌:眼下有WIFFA组织500家会员中,有200多家可提供跨境或一般贸易商品,平均每家有商品20款,就会形成4000款商品的规模效应,而且一手采购、进口、运输、仓储,成本低、价格低、货保证,可以WIIFA平台打造供应链商城一流品牌。

2.生态市场:WIFFA组织目前有500家会员公司,每家公司平均按50人估算,WIFFA组织自己的销售队伍就有2.5万人,每个人再推介自己的亲朋好友100人,就形成250万的销售和消费大军了。

3.利益共享:“WIFFA海歌天”BC2BC供应链商品城,可以为每个供应商提供数倍市场拓展,数倍销售额增长,数倍人力成本降低,同时,业务其它成员企业和个人带来多项额外收入。

目前WIFFA组织还在初级阶段,计划在未来三年,发展会员到几千家,所产生的“B经济”规模非常了得。

三、信用创新升级

我刚才向大家介绍了BC2BC平台的中心架构和供应链结构升级。第三个,我们开始思考如信用创新升级。这个世界有两个真理性“营销”方式:一个是宗教或信仰,二个就是信用。

大家都在谈信用创新,在互联网时代,信用创新也要升级。我多次提到“B经济”最显著的特征是BC2BC模式。那就是把公司“B信用”,通过平台添加“C信用”,形成“BC信用”机制。这样公司与个人信用都是双保险,而且灵活机动。解决了银行可以给有身份证的人贷款100万而不给企业无抵押担保一元钱的问题,也解决了个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问题。

WIFFA国际货代联合会是信用平台组织,已经建立BC2BC信用平台机制。通过信用平台,可以实现以下几点效益:

(1)会员之间交易可以无款放单;

(2)在银行开设“一账通”虚拟账户,形成巨大流量资金池;

(3)建立信用保险体系和银行信用档案,为信用融资奠定基础;

(4)建立WIFFA风控和信用体系,形成行业信用标准;

(5)通过系统体系,对接全国、对接世界,拓展更大市场。

四、产业方向升级

刚才谈到了双十一,大家很感叹。你们知道仅淘宝1天产生的包裹多少个呢?2.5亿多个,1天产生的物流额是多少呢?按照每个包裹20元估算,至少50亿元。

其实,我们没有必要望洋兴叹,只要我们放下老思想、老市场和老模式,就会发现比淘宝更大的商机会在等待我们。跨境电商2015年贸易额达到1万亿美元,6万多亿人民币。据权威部门预计2020年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超过12万亿元人民币。以物流成本占贸易额15%估算,到2020年跨境物流市场空间超过1.8万元。物流公司、海运公司、报关公司、仓储公司,你们准备好了吗?

除了跨境电商,还有更大的商机等待我们货代。那就是“一带一路”。作为十三五国家重要规划,作为中国在世界振兴战略,一带一路商机无限。一带一路沿线包含60多个国家,覆盖人口44亿,占全球人口63%。经济规模达21万亿美元,占全球GDP1/3。2015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达到1万亿美元,未来5年将有急剧增长空间。有贸易就会有物流,就需要我们货运代理。

中国目前年国际贸易额超过4万美元,海运费及相关物流资金流量超过7000亿美元,即超过3万元人民币。80%的国际货运是由我们国际货运代理完成,即在我们国际货代手中有2万多亿元人民币资金流量。这么大的蛋糕,我们为什么不马上紧张起来呢!

面对“B经济”浪潮,我们国际货代这个行业遭遇史无前例的商机。BC2BC平台准备好了,商业模式准备好了,市场方向选择好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需我们大家共同携手,共同去争一口志气:中国WIFFA走向世界,中国货代身价倍增。我个人也许有机会成为百万、或千万分之一的马云。

谢谢大家。返回中华智库园网首页


标签:专家学者论战略 
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其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所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逐一和版权者联系,若所选内容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本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通知我们,以便即时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邮箱:zhzky102@163.com

 

主办单位:智库园(北京)国际文化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中企集成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69  备案号:京ICP备1002076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