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军事论坛

《蒋介石密令破解》之西安事变【4】

时间:2016-12-12 9:43:12  作者:陈 宇  来源:中华智库园  查看:1128  评论:0
内容摘要:本手令内容主要意旨在催促杨虎城部第17师调离西安地区,换防另地。

第4通手令——催参与事变的部队开离西安

【手令编号】下卷034

【时间判读】1937年3月--日

【正文释读】

电话问西安:问十七师有否开动,催立即先开为要。中正。

【原件品鉴】

竖排5行套红“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便用笺”1页,毛笔书写。

《蒋介石密令破解》之西安事变【4】

 

【原文解读】

本手令内容主要意旨在催促杨虎城部第17师调离西安地区,换防另地。

(一)事变之主力第17师及西北军的归宿

本手令文中的“十七师”,指的是西安事变中的杨虎城第17路军主力第38军第17师。

杨虎城率领的第17路军,西安事变前,共有两个军,即第38军和第7军,军长分别是孙蔚如、冯钦哉,辖两个整编师第17师和第42师(师长分别由孙蔚如和冯钦哉兼),3个警备旅,再加上直属部队,总计28个团,6万余人。1937年4月,杨虎城将军被迫辞去西安绥靖公署主任及第17路军总指挥职务。1937年6月,蒋介石令其“出洋考察”。从此,第17路军走上了一条被蒋介石逐步削弱、肢解、消灭的道路。

从西安事变开始到杨虎城离开西安出国为止,第17路军在蒋介石分化收买之下发生了大的分裂。首先是第7军军长兼第42师师长冯钦哉等一些右派军官,率部投蒋(后被蒋介石扩编为第27路军,下辖第42师、第169师,师长分别是柳彦彪和武士敏),接着警备第1旅王俊部、警备第2旅沈玺亭和唐得楹两个团(后被编为独立第19旅,但不久后就被撤销番号,部队分散编入其他师)、第17师第49旅旅长王劲哉部(后被编为独立第20旅)先后投向南京,计有14个团,2万余人。第17路军所余不到4万人,编为陆军第38军,孙蔚如任军长,辖两个整编师第17师和第177师(师长分别是赵寿山和李兴中),两个警备旅,两个直属团(教导团和骑兵团),第17路军的番号也相应被撤销。

《蒋介石密令破解》之西安事变【4】 

孙蔚如

(1)孙蔚如部——第38军(第17师、第177师)改编为第31军团、第4集团军

抗日战争开始后,1937年7月下旬,第38军赵寿山的第17师、第177师的第529旅(旅长许权中)、教导团(团长李振西)开赴前线,参加了保定、娘子关、忻口诸战役。其中,第177师与教导团在娘子关战役中,与敌血战9昼夜,予敌以重大杀伤,教导团也付出了重大牺牲,全团伤亡官兵1800多人。第529旅在忻口战役正面防守14天,全旅3000多人,伤亡2000多人,其中以中共党员阎揆要为团长的第1057团原有200多名共产党员,忻口战役后就只剩下60多名党员。

1938年7月,第38军扩编为第31军团。11月,第31军团又改编为第4集团军,孙蔚如任总司令。下辖第38军和第96军。第38军军长赵寿山,下辖第17师和第55师。第96军军长李兴中,下辖第177师和新编第14师。孙蔚如部全部开赴晋南中条山抗日前线。这支军队在中条山坚持抗战近3年,先后粉碎了日军的11次大扫荡,其中,以“血战永济”、“六六战役”、“望原会战”最为惨烈悲壮。血战永济中,第17师补充团第102团团副杨法震、教导团团副魏鸿纪牺牲,教导团第3营营长张希文和该营全部殉国。“六六战役”中,第17师新兵团有800多名壮士因弹尽粮绝,被日军逼上黄河崖边,高呼口号,集体跳崖,全部壮烈牺牲,无一人投降被俘,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吞山河的生命绝唱。第4集团军有2.1万人牺牲在中条山下、黄河岸边,而日军也始终未能越过黄河进入西北。

1940年8月,第4集团军为策应八路军发动的百团大战,派出部队在同蒲铁路南段沿线,深入敌后破坏铁路公路。部队出击在安邑、运城、闻喜、夏县一带,先后数十次,打得敌人缩守据点,不敢妄动。10月,第4集团军离开中条山,调防河南,守备巩县、汜水、荥阳、广武百余里防线。10月2日,黄河北岸日军强渡黄河,进占郑州,第4集团军在荥阳、广武地区与敌展开鏖战,配合友军收复了郑州。在3个月的广武战役中,第17师担任主要作战任务,全师伤亡官兵2280余名。其中102团损失了1个营,有些连队仅余20多人,但部队士气依然如故。

1944年4月中旬,日军发动河南战役。第4集团军在巩县以东奋勇阻击,第530团坚守虎牢关据点7昼夜。虎牢关之役,毙伤日军2500余人,第177师伤亡400余官兵。另外在登汜和韩城镇两次大战中,均予日军以重创。1945年5月,在豫西战役中,第96军与日军血战官道口,在交战中,共产党员连长张国华指挥全连向山头冲击,身负重伤,排长余得水带领全排战士与敌冲杀,不幸阵亡,但终将日军击退,保障了关中的安全。

日本投降时,孙蔚如任武汉战区总受降官。在19天中,他负责解除日军武装21万人,接受工厂、仓库等300余所,遣编伪军3个军9万余人。

(2)冯钦哉部——第7军(第42师)改编为第27路军、第98军

1937年9月,第27路军改称第98军,编入第14集团军。1939年10月,原第169师师长武士敏接任军长。此后冯钦哉升任第1战区副司令长官,第98军被改为第2战区东路军(东路军总指挥为朱德)直辖,驻防于中条山。

1939年,国民党顽固派掀起了第一次反共高潮,阎锡山密令其部队消灭山西新军,还派人拉拢武士敏夹击山西新军,被武士敏义正辞严地拒绝。他表示坚决与八路军合作,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共同抗日,不把日军赶出中国绝不罢休。

1939年下半年,由于日军的残酷进攻和国民党内投降妥协空气的影响,国民党朱怀冰等部队都离开了艰苦的山西根据地,而武士敏则坚决与中共合作,在官兵中经常宣传“抗日高于一切,坚持抗战到底”的道理。在武士敏的领导下,第98军与八路军密切配合,打退了日军对抗日根据地的多次猖狂进攻,坚持了山西的抗日战争,为稳定全国抗日战争的局势,支持正面战场作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941年5月,日军集结临汾、长治、晋城10万多人向中条山进攻。国民党驻守中条山的部队约20万人。由于无充分准备,庞大的后勤机关不能疏散,部队无法展开战斗,结果受到严重损失,国民党2万多人投降,4万多人被俘,1万多人牺牲,其余10万多则奉命退过黄河,唯武士敏率领的第98军转战各地,坚决与八路军一起在山西抗击日军。日军多次派人劝武士敏投降,但均遭拒绝。一次,日军派一个认识武士敏的叛徒来劝降,武士敏大怒:“我是一个军人,我应该死在抗日的战场!”遂将叛徒扣压。9月下旬,日军集中主力3万余人,将第98军合围在沁水县东峪、西峪。武士敏临危不惧,亲临马头山前线,指挥部队顽强抵抗,浴血奋战,并多次组织突围,终因敌人封锁严密,受到严重挫折。在突围中,武士敏被敌人子弹击中下腭,他高呼:“拼到底,不成功,便成仁!”后壮烈牺牲,时年49岁。

武士敏殉国后,国民党军委会调黄埔一期生刘希程继任该军军长。第98军此后在蒋介石的改造下,逐步演变为国民党中央军嫡系部队。1944年,第98军被裁撤,所部整编为第169师,被调往西南地区,归入远征军,驻守滇西。西安事变时的冯钦哉部历史,至此结束。

(3)王劲哉部——第38军主力第17师第49旅改编为独立第20旅

抗战爆发后,王劲哉率独立第20旅开赴中条山,和日军共进行了大小战役20余次,王劲哉逢战必身先士卒、赤膊上阵,斩敌首百余。不久,独立第20旅被扩编为新编第35师和独立第20旅,王劲哉任新编第35师师长兼开封警备司令,编入汤恩伯的第20军团;第20旅由蒋介石的嫡系将领钟松任旅长,划入第9集团军参加了淞沪会战,该部从此成为国民党中央军嫡系部队。

在1938年春天的徐州会战中,王劲哉率数千将士,驰援台儿庄外围的曹州,阻击追杀李宗仁部的日军,终使李宗仁将军安全脱险。王劲哉因功被授予一枚特别颁授的纪念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大勋章,新编第35师也被改编为中央陆军第128师,成为国民党200个正规师之一,王劲哉任中将师长。随后,这支部队立即投入到空前绝后的武汉大会战中,与日军展开了浴血奋战,第128师损失惨重。

武汉会战后,汤恩伯将第128师化整为零。第128师尚有战斗力的第382旅,在副师长兼旅长李俊彦带领下,被调往河南充实其他部队。李俊彦后来曾兼任洛阳警备司令,率第382旅苦守洛阳,直到洛阳沦陷。第128师剩下的兵员连同轻、重伤兵共计不足200人,受令开到湖北咸宁、蒲圻一带自行休整补充,从此名义上归入第29集团军。1938年年底至1942年先后参加了随枣会战、1939年冬季攻势作战、枣宜会战和豫南会战。驻防中,该师与襄北新四军友好相处,对抗日军的扫荡,整治地方治安,消灭了为害民众的土匪,部队逐渐扩大到3个正规旅1万余人。

1943年,王劲哉制定出收复汉口的冒险计划,不料部下有人叛变,将部队驻防图拍成胶卷偷送给日军,日伪军集中五路部队共10万兵力,对其进行“围剿”。王劲哉不幸兵败被俘。由于种种原因,王劲哉暂时委曲投敌,该部被汪伪国民政府改编为暂编第6师、第43师,师长由金亦吾、王劲哉分任。暂编第43师成立不久,王劲哉便率部反正,于敌后开展游击战,一直坚持到抗战胜利。暂编第6师于1945年9月被国民政府收编。

《蒋介石密令破解》之西安事变【4】

武士敏、杨虎城、冯钦哉、孙蔚如1933年春合影

(二)事变戒严司令、第17师师长孙蔚如

孙蔚如(1896—1979),曾任他本是杨虎城的两大心腹将领之一,资格虽没有冯钦哉那么老,但心思更慎密,所以杨虎城有事更多的和他商量。西安事变后,冯钦哉随蒋,杨虎城出国,他就成为陕军的主帅。曾任国民党六届中央执行委员、陕西省主席。抗战时,任第4集团军司令,以坚守中条山出名,被称为“中条山铁柱子”,最后官至第6战区上将司令长官。获抗战青天白日勋章,美国二战金质自由勋章,首批抗战胜利勋章。

孙蔚如出生于陕西省咸宁县灞桥豁口村(今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豁口村)一个“耕读传家的书香门第”。自学生时代起,就博览新书,投身民主革命。1910年,入咸长初等实业学校,以图“实业救国”。1911年10月20日,陕西革命军响应武昌起义,孙蔚如曾协同革命士兵进攻西安城内旗兵。1913年入西北大学预科。1915年毕业于陕西陆军测量学校,任陕西陆军测量局地形课课员。1916年加入中华革命党反袁。

1917年,孙中山先生在广东举起护法旗帜,陕西革命党人起义响应,组织陕西靖国军。孙蔚如立即投笔从戎,在第3路第2支队第1营任连长,参加了配合南方的护法战争。1918年参加靖国军反段,靖国军失败后追随杨虎城,1922年任陕北镇守使井岳秀步兵团(杨虎城部队)团附。1924年出任杨虎城的第一个军校安边军事教导队队长。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邀请孙中山北上。杨虎城起而响应,部队改编为陕北国民军,杨为总指挥,孙为参谋长,并兼教导营(由教导队扩编而成)营长、国民第3军第3师第2游击支队司令。是年冬,杨部挥师南下,又改编为国民军第3军(军长孙岳)第3师,杨任师长,孙任参谋长,对北洋军阀作战。1927年春,杨虎城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2集团军第10军,孙蔚如任军参谋长,后调任第2师副师长代理师长,部队东出潼关,参加北伐战争。杨投蒋后,部队扩编,孙升任第7军第17师长。从1933年开始,孙蔚如在陕南“剿共”前线,以第17路军全权代表身份,与中共红4方面军沟通联系,建立秘密停战关系。1935年秋,孙部先后驻防关中、陕北。

西安事变时,孙蔚如任戒严司令。杨虎城召孙开会部署当夜行动,孙蔚如当即表示坚决拥护张、杨,主张:“要干就干到底!”当夜行动时,他在西安绥靖公署内配合张、杨掌握全局。在西安事变期间,他担任军事顾问团召集人、西安戒严司令、抗日联军临时西北军事委员会负责人、抗日援绥第1军团军团长。

12月25日,各方达成初步协议后,蒋介石被释放回南京,但陕西形势却异常紧张,张学良送蒋返宁被扣,而将事变机动处置权交杨虎城。但杨虎城根本无法协调东北军的行动,东北军内部矛盾重重,和战两派之间剑拔弩张。主张和平解决而又具有实力的东北军高级将领王以哲成了两派斗争的牺牲品,杨虎城部也被蒋分化瓦解,孙蔚如成了杨虎城手下最具实力的高级将领。另外,蒋的嫡系部队源源开进陕西,压迫东北军和17路军,南京政府又逼迫杨虎城离军出国考察。在这种情况下,孙蔚如虽对和议条件多有争执,但他与杨虎城和中共代表周恩来的态度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将张、杨发动兵谏的初衷贯彻到底,主张和平解决,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决反对内战再起。

事变后,杨虎城被迫出国,西安绥署被撤消,第17路军被缩编为第38军。孙蔚如接任陕西省主席兼第38军长,辖第17师(赵寿山)和第177师(李兴中)。孙成为陕西省的军政主要领导人。他以极大的耐心,平和的策略,煞费苦心地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保护了西安事变的成果,迎接了抗日战争的到来。抗战期间,第38军升格为第31军团和第4集团军,孙任军团长和总司令,兼第1战区副司令长官,曾指挥中条山西段战斗。

1945年6月,蒋介石见借日本人之手无法消灭杨虎城缔造的这只顽强的部队,便采取抽梁换拄的手法,调离第4集团军的各主要将领,派其嫡系将领张耀明接掌部队。孙蔚如被调去湖北接替孙连仲任第6战区司令长官(但战区实权掌握在陈诚嫡系郭忏手里),授上将衔。蒋介石采取明升暗降的手法剥夺了他的兵权,将他置于自己势力的监视包围之下。

日军投降时,孙蔚如为第6战区(武汉区)受降主官,接受日本第6方面军投降并全权处理第6战区受降事宜,解除日军武装20余万人,接收工厂、仓库等300余所,编遣伪军9万余人。武汉中山公园内现有一座受降碑,碑上镌刻的草书铭文是孙蔚如撰写:“民国三四年九月十八日,蔚如奉命接受日本第六方面军司令官冈部直三郎大将率二十一万人签降于此。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孙蔚如题。”

抗日战争胜利后,孙蔚如见蒋介石极力准备内战,营私独裁,祸国殃民,多年来他屡谏蒋介石释放杨虎城将军又连遭训斥;积愤已久,不愿再事敷衍,便连电辞职,但均未获准。于是他不理事务,消极度日。1945年12月,孙蔚如任武汉行营副主任(主任程潜)。1948年8月,调任战略顾问委员会委员。1948年秋,蒋介石威逼孙蔚如去台湾,孙决心脱离蒋氏,于是举家避居杭州。1949年春,人民解放军渡江前夕,蒋介石安排好飞机逼令孙蔚如迁居台湾,孙蔚如一面派人大肆张扬去台湾购买了住所,一面潜居上海,暗中指示他带往南方的以原第4集团军的一个加强团为底子组建的国民党军第232师参加湖南和平起义,未随国民政府赴台湾。另外,他本人又与中共地下工作者取得联系,终于在中共组织的掩护下,安全到达北京。新中国成立后,孙蔚如长期担任陕西省副省长,国防委员会委员,民革中央常委兼陕西省主委,陕西省第1、第2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副主席,陕西省第1、第4届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委,民革陕西省委第1、第2、第3届主任委员,第5届全国政协委员等职。1979年7月逝世。(待续)返回中华智库园网首页


《蒋介石密令破解》中华智库园微店有售,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店铺

《蒋介石密令破解》之西安事变【4】


标签:蒋介石密令破解 
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其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所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逐一和版权者联系,若所选内容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本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通知我们,以便即时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邮箱:zhzky102@163.com

 

主办单位:智库园(北京)国际文化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中企集成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69  备案号:京ICP备1002076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