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中华文化

孔子的“本末”思维

时间:2012-5-1 7:35:07  作者: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查看:1155  评论:0
内容摘要:《说文解字》这样解释本、末:“木下曰本”、“木上曰末”,即以树根为本,以树枝为末,则内在的、生成的、主要的为根本,外在的、被生的、次要的为枝末。本末思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思维方式,亦为孔子所运用和阐发,他在论述仁及与仁相关的种种思想看法时,都贯穿着“本末”思维,即用本末论来分析...

孔子的“本末”思维

《说文解字》这样解释本、末:“木下曰本”、“木上曰末”,即以树根为本,以树枝为末,则内在的、生成的、主要的为根本,外在的、被生的、次要的为枝末。本末思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思维方式,亦为孔子所运用和阐发,他在论述仁及与仁相关的种种思想看法时,都贯穿着“本末”思维,即用本末论来分析问题并得出观点。

以主干为本,以枝节为末      

从主次关系上看,孔子是以主干为本,以枝节为末,即主要从其地位和重要性上着眼,占有重要地位的为主干,为本;占有较次要地位的为枝节,为末。   

在教化上,以德行为本,以声乐为末。如何施政教化民众,是先秦诸子都要面临的问题,而以德行为本的手段为儒家所主张,亦为孔子所提倡。   

敬老、尊老、乐施、亲贤、好德、恶贪、廉让七种教化的手段皆是尊德弃恶,以德行为先为本,此在孔子看来为治民之本。后稷、公刘、亶甫等皆是重仁、积行、累功,以德让化民,此根本树立起来,才有了周代之治。而不以德性为本以化民,则会产生民流国亡的后果,孔子说:夫无衔勒而用棰策,马必伤,车必败;无德法而用刑,民必流,国必亡。治国而无德法,则民无修。民无修,则迷惑失道。如此,上帝必以其为乱天道也。苟乱天道,则刑罚暴,上下相谀,谄谀莫知念忠,俱无道故也。今人言恶者,必比之于桀纣,其故何也?其法不听,其德不厚,故民恶其残虐,莫不吁嗟,朝夕祝之。升闻于天,上帝不蠲,降之以祸罚,灾害并生,用殄厥世。故曰德法者御民之本。(《孔子家语语执》)   

孔子并不是绝对地反对不用其他辅助手段,他并未完全否认刑罚、财用的作用,他亦说:“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中庸》)末虽为末,但未必不可用,只是需要以德行为本而已,此种思想亦为《大学》“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的发轫。   

在政事上,以农桑为本,以工商为末。国家政事财用,以何者为本,农业还是商业?从孔子开始大部分儒者皆主张以农为本。孔子曾说:“治政有理矣,而农为本;居国有道矣,而嗣为本;生财有时矣,而力为本。置本不固,无务农桑;亲戚不悦,无务外交;事不终始,无务多业;记闻而言,无务多说;比近不安,无务求远。是故反本修迩,君子之道也。”(《论语家语语六本》)   

政事以农业为本,农业是整个国家经济的根本,故务农桑为政事之首要,相对的工商等则为末节,但是同时也要注意孔子并未反对发展工商,仅仅是以农桑为主、工商为辅而已。   

孔子在国家教化政事层面上,以德行为最根本,财用次之,具体到财用问题上,则以农桑为根本,工商次之,由此形成这一问题上的本末观点。   

以内里为本,以外表为末      

具体到个人来讲,是以己身为本,以事功为末。孔子曾在回答何谓贤人的提问时说:“所谓贤人者,德不逾闲,行中规绳。言足以法于天下而不伤于身,道足以化于百姓而不伤于本;富则天下无宛财,施则天下不病贫。此则贤者也。”(《论语家语语五仪解》)   

道化百姓为大事功,但在孔子看来,则必须不伤本即身,显然身是本、事是末。说到底,身体是根本,是建立事功的依据。当然,这也可从身为父母所赐,不可因事功而有所毁伤来疏通。这是身本事末的一方面理解。   

从另一方面说,正己才能正人,只有自己本身修养好了,才能图外事,此正是孔子所说的“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 子路》)孔子还说:上者尊严而危,民者卑贱而神。爱之则存,恶之则亡。长民者必明此之要。故南面临官,贵而不骄,富而能供,有本而能图末,修事而能建业,久居而不滞,情近而畅乎远,察一物而贯乎多。治一物而万物不能乱者,以身本者也。(《论语家语 入官》)   

先治其身,以身为本,化育他人,有身本才能图事末。这种身本事末的思想与《大学》中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大学》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从格物致知正心诚意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由己身逐渐扩展到事功的过程。   

立身有种种表现,皆为末,以内在之孝为本;丧纪有种种礼节,皆为末,以内在之哀为本;战阵有种种布局,以内在之勇为本。孝、哀、勇三者,本身既可以指内在的情感,亦可以指外在的表现,为什么要将其理解为内在之品质呢?孔子曾在回答子游问孝时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 为政》)孝不仅仅是给以衣食,更是内心之敬发之于外,使父母得到心养。可以说内在之孝更为根本,有此为本,则外在之末有了坚实的基础和依据,衣食之养也必然着力侍奉。   

从己身到事功这一层面上来看,则是以己身为本,事功为末,如果具体到己身上来看,则是以内在的品质为本,以外在的表现为末。   

互相为本末,从生成立论      

当然,上述本末问题并非是呆板和教条的,在实际运用中,还涉及互为本末的问题。如孔子在论述“礼”的问题时说:是故夫礼,必本于大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列而为鬼神。其降曰命,其官于天也。夫礼必本于天,动而之地,列而之事,变而从时,协于分艺。其居人也曰养,其行之以货力、辞让、饮、食、冠、昏、丧、祭、射、御、朝、聘。故礼义也者,人之大端也,所以讲信修睦而固人之肌肤之会、筋骸之朿也;所以养生、送死、事鬼神之大端也;所以达天道、顺人情之大窦也。故唯圣人为知礼之不可以已也。故坏国、丧家、亡人,必先去其礼。故礼之于人也,犹酒之有櫱也;君子以厚,小人以薄。故圣王修义之柄、礼之序,以治人情。故人情者,圣王之田也,修礼以耕之,陈义以种之,讲学以耨之,本仁以聚之,播乐以安之。故礼也者,义之实也,协诸义而协,则礼虽先王未之有,可以义起也。义者,艺之分,仁之节也。协于艺,讲于仁,得之者强。仁者,义之本也,顺之体也,得之者尊。故治国不以礼,犹无耜而耕也;为礼不本于义,犹耕而弗种也;为义而不讲之以学,犹种而弗耨也;讲之于学而不合之以仁,犹耨而弗获也;合之以仁而不安之以乐,犹获而弗食也;安之以乐而不达于顺,犹食而弗肥也。(《礼记 礼运》)   

在这段文字中,孔子运用了“礼必本于大一”、“礼必本于天”、“礼本于义”、“仁者,义之本”等四种表达,大一、天、仁、义都是礼之本,这就有个层次的问题,从最根源上来说,大一、天生养万物,具有仁德,大一、天为最根本,仁其次,义为仁之具体德性,又其次,礼则最末,故义既可以是大一、天、仁的末,又可以是礼之本,存在着互为本末的问题。同样的,在天地、父母、己身的次序中,人类都是天地所生,则父母既是天地所生,又生有己身,就既是天地之末,又是己身之本。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最后,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孔子讲本末最终是从生成论基础上立论的,不管是主次方面,还是内外方面,皆是以生成次序为基础来着眼的。从宏观生成次序上来看,是天地生万物生人;国家则是从德行到财用,从农桑到工商。由此,则天地为本,人类为末,农桑为本,工商为末;从微观生成次序看,由仁之德性,层层向外展开,表现为义、文、言、智、信,等等,再进而生成礼仪,然后继续向外扩展为种种事功。


标签:孔子 本末 思维 
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其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所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逐一和版权者联系,若所选内容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本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通知我们,以便即时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邮箱:zhzky102@163.com

 

主办单位:智库园(北京)国际文化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中企集成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69  备案号:京ICP备1002076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