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智圣故事

何心隐故事:生平概述

时间:2012-3-19 14:20:40  作者:  来源:  查看:1433  评论:0
内容摘要:何心隐是泰州学派中杰出的布衣教育家、平民思想家与殉道者。29岁江西省试夺魁,张勉学校士赞叹为“天下奇才!”

何心隐是泰州学派中杰出的布衣教育家、平民思想家与殉道者。29岁江西省试夺魁,张勉学校士赞叹为“天下奇才!”后闻王艮学说,慨然说:“道在兹矣”,师颜钧。于是弃科举事业,1546——1559年在永丰:一,创办“聚和堂”,这是在宗族内进行乌托邦理想国的试验场,以宗族为建制,族类子弟过集体生活,受集体教育;以“总送膳”方式集体用餐,连外姓子弟也可以入学,不分亲疏厚薄,不论贫富,衣食、结婚等皆在祠内酌处,老、幼、鳏(guān,无妻或丧妻的男人)、寡、孤、独皆得所养,丧、祭、赋、役一切通其有无。二,创办夫山书院。

1559年,永丰县令强迫纳“皇木银两”的“赋役外之征”,乡民反抗,杀伤六人,县令对写信揭露真相的何心隐恨之入骨,扣以“侵欺皇木银两”的罪名,移书当道,下狱中,定绞罪,后判充军贵州戍卒。由于其友人、泰州学派弟子程学颜在浙江总督胡宗宪幕,知是大冤狱,通过胡出面,胡对人讲:“其人无所用,在左右能令人神王(精神旺盛)耳!”将他檄调出狱。1560年程学颜任太仆寺寺丞,同赴北京,并认识三位泰州学派传人:哲学家罗汝芳与御史耿定向及其弟耿定力,在京讲学。因耿氏的荐介,认识主管国子监的张居正,他就反对张居正“有隐毒,凡其所讲者,即唯唯,即不愿云辩学是非”,(《上祁门姚大尹书》)三人有一次在显灵宫相遇,何心隐率尔(比较随便)地对张居正讲:“公在太学,知太学道乎?”张居正为勿闻也者,目摄之说:“尔意时时欲飞,却飞不起也!”何心隐嗒(tà《明儒学案》作舍,误,当是嗒,形容懊丧的样子)然若丧(沮丧)地对耿定向说:“夫夫(这个男子)也,异日必当国(执政,主持国事),当国必杀我!”可见张居正记恨在心。何心隐在京建各(《明儒学案·泰州学案序》作“各”,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1006页作“谷”)门会馆讲学,四方之士,方技杂流,无不从之,享有盛名。

1561年何心隐有一次政治壮举,参与倒严嵩,后南逃南京,在福建、杭州、孝感、黄安讲学。1576年在孝感讲学,避通缉,逃到泰州。1579年3月初被朱心学把总拘捕。其中有三件发人深省的故事:一是程学颜弟用船送他出湖广境,并派表兄焦茗送他到泰州避难,当时湖广高典史带兵说是捉拿“大盗犯”何心隐,程学颜不仅设法护送他出湖广,并致书“辩于湖、广两院各道”;二是焦茗一路护送到泰州,何心隐准备“自辩于朝”,而焦父竟领德安府票来缉拿何心隐与焦茗,何心隐逃到祁门住在弟子胡时和家;三是湖广巡抚王之垣(字夷陵,号见峰)对何心隐极其残忍,大作家王世贞写实录《嘉隆江湖大侠》云:“见抚臣王之垣,坐,不肯跪。曰:‘君安敢杀我,亦安能杀我,杀我者张某(居正)也。’(王之垣)择健卒痛笞之百馀,干笑而已。抵狱,门人涕泣而进酒食,亦一笑而已。……遂死。”当初何心隐在祁门被捕后,弟子胡时同随伴到武昌,弟子王之垣(王艮的孙子,与湖广巡抚同一姓名)表示愿舍身替何先生而死。圣贤与奸佞,不啻(chì,不止)天壤之别!

何心隐被虐杀,被诬以“妖人”、“逆犯”、“盗犯”,“奸犯”。何心隐,坦坦荡荡的泰州学派教育家,不屈不挠的战士、殉道者。张居正推行封建文化专制主义,《请申旧章饬学政以振兴人才疏》云:“天下利病,诸人皆许直言,惟生员不许,今后生员务遵明禁,不许别创书院”。1579年,他鼓动明神宗“诏毁天下书院”,(《明神宗实录》卷83)何氏云:“学则学矣奚必讲耶?必学必讲也,必有原以有事于学于讲,必不容不学不讲也。”何心隐写万言长文《原学原讲》,无惧于张居正的权威,申言“必学必讲”与“必不得不学不讲”的一系列理由,准备“上书阙下”,显示了泰州学派传人的斗士精神与讲学的原则立场。

由于他坚持“必学必讲”,“讥切时弊”,敢于指斥张居正“专政”,(《明史记事本末》卷61)被权贵们视为“叛逆”,杀死。李贽《续焚书·与焦漪园太史》云:“何心隐英雄无比。”

他远承北宋邵雍的心学思想,邵雍《观物外篇》云:“心为太极”,《原学原讲》云:“夫人,则天地心也。而仁,则人心也。心,则太极也。太极之所生者,两仪也。……仪而两者,莫非极之太而太也。太者大也,大莫大于仁,而太乎其极也。”人心才是天地间的人的主观意识,心与万物相对。宋·陆九渊《杂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明守仁明《传习录》卷下云:“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明儒学案》所云:“心隐之学,不堕影响,有是理则实有是事,无声无臭,事藏于理,有象有形,理显于事,故曰:‘无极者,流之无君父者也,必皇建其有极,乃有君而有父也。必会极,必归极,乃有敬敬以君君也,乃有亲亲以父父也。又必《易》有太极,乃不堕于杀君杀父,乃不流于无君无父,乃乾坤其君臣也,乃乾坤其父子也。”这是说他不是要无极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而是要太极,在保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大纲的前提下,由无极而太极,实现道心合一,圣凡合一,自然天性中的主体意识得到张扬。


标签:何心隐故事 生平概述 
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其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所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逐一和版权者联系,若所选内容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本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通知我们,以便即时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邮箱:zhzky102@163.com

 

主办单位:智库园(北京)国际文化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中企集成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69  备案号:京ICP备1002076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