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要闻热帖

黄埔军校十四期“王牌飞行员”辞世

时间:2012-5-22 8:34:49  作者:  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  查看:1465  评论:0
内容摘要:王延周与齐书云的结婚照。王延周的军装照。1952年,《解放军画报》第10期刊登王延周的照片。王延周和战斗机合影。2005年8月,王延周与陈纳德将军的夫人陈香梅女士、飞虎队员王光复先生合影。据数据显示,前后总共拥有100架运输机的中国航空公司,在“驼峰航线”上先后损失飞机48架,牺...

黄埔军校十四期“王牌飞行员”辞世

王延周与齐书云的结婚照。

黄埔军校十四期“王牌飞行员”辞世

王延周的军装照。

黄埔军校十四期“王牌飞行员”辞世

1952年,《解放军画报》第10期刊登王延周的照片。

黄埔军校十四期“王牌飞行员”辞世

王延周和战斗机合影。

黄埔军校十四期“王牌飞行员”辞世

2005年8月,王延周与陈纳德将军的夫人陈香梅女士、飞虎队员王光复先生合影。

黄埔军校十四期“王牌飞行员”辞世

据数据显示,前后总共拥有100架运输机的中国航空公司,在“驼峰航线”上先后损失飞机48架,牺牲飞行员168人,损失率超过50%。在1943年、1944年中,王延周曾先后8次驾驶着战斗机穿越被称为飞行禁区的“驼峰航线”。

人物简介

王延周,中国大陆最后一名驾驶战斗机的飞虎队队员。

他曾在“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击落击伤7架敌机,成为中国历史上既击落过日军飞机,又击落过美军飞机的两位飞行员之一。 他曾参与开国大典飞行编队,两次飞越天安门广场。 他还曾被判刑入狱,挨过“批斗”,回到老家做了几十年农民。

2005年8月,出版《一位空战老兵的非凡人生》,后被授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金质奖章。 泛黄老照片里的王延周,身着飞行服,站立在战斗机的螺旋桨前,远眺前方——这是当时飞虎队员们标准的照相姿势。

今年4月29日,92岁的王延周在北京去世。 有研究者称,他是“中国大陆最后一位驾驶战斗机的飞虎队队员”。 不过,此前在很长时间里,他的经历并不为人所知。 直到2005年9月,一条新闻轰动了山东日照市孙家村:85岁的庄稼人王延周,被请进中南海,参加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 有邻居问他:“你之前到底是干什么的?” 他不回答。在自述中,他说:“我怕他们觉得我吹牛。” 没人知道,他曾是一名驾驶过战斗机的飞虎队英雄,只知道他是一个做庄稼活的好手。

少年从军

1936年,王延周的命运,因堂哥的一次探望而改变。 当年,服役于国民革命军二十九军的堂哥王仲懿,由北平返日照探亲,路过青岛,专程去看望王延周。那时,17岁的他正在青岛一家店铺做伙计。 “他身着灰色戎装,系武装带,悬挂佩剑,脚蹬马靴……威风凛凛,神气十足……因此,我一心想从军,千方百计找门路改变我的生活。”王延周在自传中回忆。

不久,在二哥的作保下,他进入了军事训练团,当时他只是想着“不能再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辈子没出息”。1937年,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参加抗日战斗的王延周觉察到此次不同于往日,写家信告知父母“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以此作为将赴战场的遗书。战斗中,他曾听到阵地前方坦克群的隆隆声,看到机枪扫射的子弹像雨点一样落在前方,众多同学被炮弹击中,血肉模糊。

后来,他跟随着决定撤退的队伍,冒着大雨在青纱帐中穿梭,死里逃生。 1938年夏,王延周报名考入黄埔军校十四期。1940年2月,20岁的王延周,即将从黄埔军校毕业。他并未遵从二哥劝他留在国民党基层锻炼的建议,而是坚持报考位于昆明的航空军官学校。  

空中任飞旋

2011年,日照市博物馆曾展出一幅名为《英雄王延周》的油画:王延周立在画面中,背后是他驾驶过的飞虎队战机,他身边两个孩子正在放飞纸飞机。飞虎队正式亮相在1941年12月20日,日军轰炸机飞临昆明,美国志愿航空队指挥官陈纳德命令手下一个中队的战机起飞迎敌。 这次空战共打下九架日本飞机,只有一架敌机返航,而航空队没有任何损失。

第二天,昆明的一家报纸上用“飞老虎”一词来形容志愿队的飞机,“飞虎队”自此叫响。

 “我决心驾机飞越长江、黄河,向盘踞的日寇俯冲投弹。”1941年,在昆明航空学校学习一年后,王延周被派往美国航空部队进行强化训练。 在飞行时,他喜欢唱的一首歌是:“得遂凌云志,空中任飞旋。把国怀壮志,正好乘风飞去。”这种抗战情绪一直持续到珍珠港事件,美国对日本宣战。1942年7月4日,飞虎队并入美国陆军第10航空队,陈纳德被正式任命为司令,恢复现役,被授予少将军衔。中、美空军并肩作战,为协调组织关系,成立中美空军混合团,双方派官员参加。 1943年春,王延周学成回国,进入陈纳德领导的中美空军混合团第三大队八中队,成为飞虎队一员。随后,王延周进入实战。在战斗里,他学到一些“特别”本事,包括“在空中把飞机的油门关掉”,“油门关了以后,转弯半径就小了,反而转到零式飞机屁股后头去,把它击落了。”

云南飞虎队研究会会长孙官生曾统计过,1938年至1945年,中美飞虎队成员共牺牲3386人。多次参加战斗的王延周,幸免于难。

“王牌飞行员”

在1943年和1944年两年中,王延周先后8次驾驶着战斗机穿越“生死航线”。

王延周今年87岁的前妻齐书云说,当年结婚后,王延周从未提到打下过敌机的战斗经历。在她眼里,丈夫是个仪表堂堂的飞行员,除了会开飞机,其余都很笨,“跳舞什么的都不会”。 在战斗中,王延周曾与死亡擦肩而过。最危险的一次是,在袭击湖北沙市一处敌军重要油库时,王延周没能将战斗机拉升到足够高的位置,炸弹爆炸的气流冲向他的飞机,整个机身严重晃动,差点失去控制。儿子齐达意(随母姓)始终记得父亲描述过的一个场景:早晨还坐在一起吃饭的战友,晚饭时看不到了,谁也不会多问一句,因为大家心照不宣,此人回不来了,牺牲了,而下一个可能就是自己。

在抗日战场上,王延周先后击落敌机5架,按空军指挥司令部的规定,他被授予“王牌飞行员”、“空军战斗英雄”的称号。航空委员会也曾派代表给他颁发了“四星星序飞鹰”奖章,并奖励奖金法币6万元。

1945年,国民党28集团军总司令李仙洲发起援助流浪陕西的山东老乡活动,王延周当场捐出击落敌机所获的5万奖金。 在当时,一万元法币可以买黄金10两,5万元可供10个青年学生一年的学杂费及生活费,他被人称作 “豪爽侠气”。

被判入狱

在反右斗争中,王延周受到冲击,正在河南安阳航空学校工作的他,被判刑入狱。

1946年4月的“一次迷航”,是王延周和飞虎队部分战友不同命运的分水岭。抗战结束后,王延周被调到济南国民党空军第九战区司令部。 1946年4月20日,他驾驶一架L-5型飞机由四川飞往济南,飞过徐州后,由于天气突变,能见度极低,飞机偏离了航线,他只能操纵着飞机降落到一片麦田上。 “有人拿着红缨枪,在放哨、站岗。”王延周回忆说,那里是解放区,他见到了当时的清河县县长,“身着普通的军装,语言朴素而真诚”;在晋察冀军区,他还与刘伯承、邓小平等人下棋、玩扑克。这种没有等级观念的生活让他觉得新鲜。

后来,在抗美援朝中,他曾击落击伤美军F-86飞机各一架,荣立一次二等功;开国大典时,他曾驾驶飞机飞越天安门上空。 然而,在1957年的反右斗争中,王延周仍因此前的身份受到冲击,正在河南安阳航空学校工作的他,曾两次被判入狱。第一次是1957年夏末,通奸罪;第二次是1958年5月,盗窃罪。王延周在自述中称,这两次罪名都是当时航校校长陷害他。

在审判盗窃案的法庭上,法官递给他一纸来自妻子齐书云的离婚协议书。他听说后,怒气冲天,大声说:“离!”连看都不看,将离婚协议书拿过,当场撕了个粉碎,扬在法庭上,高喊:“你们枪毙我好了!” 几十年来,齐书云仍对王延周心怀歉疚。

申诉无门

“推翻那些强加在我头上的一切不实之词,还我一个清白之身。”

今年5月7日,回忆1973年第一次与父亲王延周见面时的情形,齐达意的记忆很模糊。 他说,当年,看见那位“戴着一顶礼帽,但浑身透露出一股乡土气息”的中年人,他很难将他与家中悬挂的诸多军功章、飞行帽扯上关系。 1961年6月,王延周返回家乡山东日照,老院落早已破烂不堪,老乡帮他搭建了一个窝棚暂时安身。 当时,没人知道他曾是一名飞虎队员,曾击落击伤敌军7架飞机、参加过抗美援朝等事迹。一直到“文革”时期,因为这些过往的经历,他又被扣上“现行反革命、美蒋特务”的帽子,整天“挨批斗”。 1973年,王延周前往北京的有关部门,这是他所做的唯一一次抗争:“推翻那些强加在我头上的一切不实之词,还我一个清白之身。”那时,他还惦记着刚从清华大学毕业的前妻齐书云,以及儿子齐达意的状况。北京之行,王延周最终申诉无门,齐书云已再婚。他孑然一人,重回日照老家。

迟来的敬意

王延周曾回忆,如果不是一条空军的拉练裤,可能他依旧做着一名只求温饱的农民。1983年初,时任县委统战部长的夏良柏来到孙家村大队,看见烧开水的王延周身穿着一条空军拉练裤。这位统战部长得知他的经历后吃惊不已:“你为什么不上访申诉,要求平反?” 他回答说:“什么名誉地位,于我是浮云。”

后来,夏良柏以日照县委统战部的名义给他写了封介绍信,让他到安阳联系平反的事情。1984年,安阳航校宣布他入狱是冤案,予以平反纠正。平反后,王延周娶了一名农妇,继续平静生活。 直到2005年9月,王延周因过去的战斗经历被关注。作为抗日空战老英雄,他应邀参加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座谈会。庆祝宴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向王延周等人敬酒,表达对战斗英雄的敬意。

这一年,中央财政拨出专款,向全国12.3万在乡抗日老战士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金,每人3000元。

今年4月30日,王延周在北京离世。临终前,他嘱托家人丧葬一切从简。齐书云说,她很怀念王延周婚后写给她的第一封家信:“1953年11月23日,是我们离别的日子,这个日子之前的时光,哪怕只是一秒钟,都是值得我留念的。” 她希望他的人生定格在此,不再起任何波澜。

(感谢齐书云、齐达意、董燕、孙官生、方军、薛刚、李世恩、秦超对本次采访的帮助。主要参考资料:《一位空战老兵的非凡人生》、《驼峰航线》、《血鉴》、《飞虎队员眼中的中国》等)

记者 朱柳笛


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其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所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逐一和版权者联系,若所选内容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本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通知我们,以便即时删除,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邮箱:zhzky102@163.com

 

主办单位:智库园(北京)国际文化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中企集成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569  备案号:京ICP备10020766号-2